靜坐可延年(1 / 1)

靜坐可延年

據說南北朝時有一位出家師父,大家都尊稱他為“寵法師”。他二十八歲時,遇到一位善於看相的修道人,法號叫法願。他告訴寵法師說:“您隻能活到四十歲,很難逃得過去,除非您能虔誠地祈求諸佛,進行禪修,這樣你要活下去的話,還大概有點希望。”

寵法師聽了他的話,拿鏡子出來驗證,果然看到自己的臉上有黑氣。於是他就把隨身攜帶的東西賣掉,買了檀香和香花,來到海鹽的光興寺,整天閉門禪坐禮佛,不理世務,不但白天精進禪修到忘了吃飯和休息,夜晚也不解開衣服睡覺。

到了四十歲那一年的冬天,他忽然感覺到兩耳又腫又痛。那天夜裏他還堅持禪坐修行,並且拜佛懺悔。隔天清晨,他照鏡子發現自己臉上的黑氣已經不見了。兩耳的腫痛也逐漸退了。從此後,他每天堅持靜坐禪修禮佛,從不停止,縱使病倒不能起床,也是在床上堅持靜坐一會。經過年的修煉,他活到高壽的七十四歲。

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各種器官、神經係統、免疫係統逐漸衰退,也日漸老化;其次社會經濟的發展,人的生活日漸複雜,麵對著生活上之食衣住行,勞心勞力,形成沉重的心理負擔;加上化學、農藥、環境汙染,經過食物、水、空氣累積在人體內,促使各種疾病的發生。為了能獲得自在和健康,就要學習養生修身之道。養生修身之道是保養人體,延長生命,讓人體轉弱為強的程序。如果一個人為了應付食衣住行等事務,每天從早到晚,日複一日地損耗人體內在的精氣神,到了晚年後就會血氣不通順、代謝異常,疾病因此而生。人體若是沒有經過一定程序加以保養的話,必然隨之衰弱,免疫抗體力降低而產生病變。

而禪修是人們通過自修自給,不需外力的情況下,開啟人體的免疫抗體力,這樣就可以使人衰老減緩,可使人體轉弱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