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孚字叔達,在兄弟中排行為三。長兄司馬朗字伯達,次兄司馬懿字仲達;其弟司馬馗字季達,司馬恂字顯達,司馬進字惠達,司馬通字雅達,司馬敏字幼達。在漢末動亂之際,司馬氏兄弟八人處危亡而不驚,簞食瓢飲而披閱不倦,故聲名遠播,被時人號為“八達”。而在這“八達”之中,又以司馬懿和司馬孚影響最大。司馬懿自不待言,他扭轉了魏國的曆史,開創了司馬家族的宏基偉業,成為舉國上下、官吏民眾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顯赫人物。如果說司馬懿是以深謀遠慮、功勳卓著、果敢善斷、心狠手辣而顯名於世,那麼,司馬孚則以剛正不阿、豁達寬厚、貞白自立、卓然不群聞名於世。
當年,魏王曹操病逝之後,滿朝文武方寸大亂,隻知相聚號哭,不知該如何是好。就連身為太子的曹丕也慌了手腳,有些不知所措。在這個關鍵時刻,是太子中庶子(太子中庶子:官名,第五品,太子的屬官,為太子的侍從親近之臣。)司馬孚挺身而出,直言相諫,力主“早拜嗣君,以鎮海內”,促成了曹丕靈前即位,穩定住局勢,為曹魏政權的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後來,大將軍曹爽結黨營私,擅權亂政,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當時,身為尚書令的司馬孚,先是不視庶事,正身遠害;後又協助其兄司馬懿發動政變,清除掉了禍國殃民的曹爽及其死黨。可是,在政變成功以後,當他發現司馬懿父子違背了政變的初衷,開始經營司馬家族的私利時,他便急流勇退,潔身自好,不再與司馬懿父子攜手合作,更不參與朝廷的廢立之事,成為獨立於司馬家族之外的人……而當司馬昭指使賈充率領兵馬殺死了魏帝曹髦後,文武百官皆噤若寒蟬,惟恐躲避不及時,司馬孚卻獨自前往皇宮,伏在曹髦屍體上放聲慟哭,痛心疾首地說:“殺陛下者臣之罪!”事後,司馬孚不僅要追查凶手,迫使司馬昭不得不忍疼割愛把成濟、成倅兄弟當作替罪羊殺掉;而且還再三上表郭太後,請以王禮安葬已被貶為庶人的曹髦……
正是由於司馬孚的這些與眾不同、非同凡響的行為,使他在魏國成為一位不同尋常的特殊人物。那些投靠了司馬氏的文臣武將,畏懼他的身份、資曆與威望,對他是敬而遠之;那些仍忠於曹魏的朝臣,敬重他的德操、為人與學識,對他恭敬有加;就是曾權傾朝野、一言九鼎的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對他也不敢苦苦相逼,隻好再三退避。
近些年來,司馬孚年事已高,精力衰退,自知來日無多,無法也無力去中興曹魏,更難以遏製司馬昭日益增大的權勢和不斷膨脹的野心,隻好采取獨善其身的態度,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善始善終,做一名魏國之臣。至於身後之事,他不敢多想,更無能顧及。本來,他以為司馬昭之死,會延遲以晉代魏的時間,使他能以魏臣的身份了此一生。所以,這幾個月來,他心靜如水,極少出府,更不去過問政事。
司馬孚字叔達,在兄弟中排行為三。長兄司馬朗字伯達,次兄司馬懿字仲達;其弟司馬馗字季達,司馬恂字顯達,司馬進字惠達,司馬通字雅達,司馬敏字幼達。在漢末動亂之際,司馬氏兄弟八人處危亡而不驚,簞食瓢飲而披閱不倦,故聲名遠播,被時人號為“八達”。而在這“八達”之中,又以司馬懿和司馬孚影響最大。司馬懿自不待言,他扭轉了魏國的曆史,開創了司馬家族的宏基偉業,成為舉國上下、官吏民眾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顯赫人物。如果說司馬懿是以深謀遠慮、功勳卓著、果敢善斷、心狠手辣而顯名於世,那麼,司馬孚則以剛正不阿、豁達寬厚、貞白自立、卓然不群聞名於世。
當年,魏王曹操病逝之後,滿朝文武方寸大亂,隻知相聚號哭,不知該如何是好。就連身為太子的曹丕也慌了手腳,有些不知所措。在這個關鍵時刻,是太子中庶子(太子中庶子:官名,第五品,太子的屬官,為太子的侍從親近之臣。)司馬孚挺身而出,直言相諫,力主“早拜嗣君,以鎮海內”,促成了曹丕靈前即位,穩定住局勢,為曹魏政權的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後來,大將軍曹爽結黨營私,擅權亂政,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當時,身為尚書令的司馬孚,先是不視庶事,正身遠害;後又協助其兄司馬懿發動政變,清除掉了禍國殃民的曹爽及其死黨。可是,在政變成功以後,當他發現司馬懿父子違背了政變的初衷,開始經營司馬家族的私利時,他便急流勇退,潔身自好,不再與司馬懿父子攜手合作,更不參與朝廷的廢立之事,成為獨立於司馬家族之外的人……而當司馬昭指使賈充率領兵馬殺死了魏帝曹髦後,文武百官皆噤若寒蟬,惟恐躲避不及時,司馬孚卻獨自前往皇宮,伏在曹髦屍體上放聲慟哭,痛心疾首地說:“殺陛下者臣之罪!”事後,司馬孚不僅要追查凶手,迫使司馬昭不得不忍疼割愛把成濟、成倅兄弟當作替罪羊殺掉;而且還再三上表郭太後,請以王禮安葬已被貶為庶人的曹髦……
正是由於司馬孚的這些與眾不同、非同凡響的行為,使他在魏國成為一位不同尋常的特殊人物。那些投靠了司馬氏的文臣武將,畏懼他的身份、資曆與威望,對他是敬而遠之;那些仍忠於曹魏的朝臣,敬重他的德操、為人與學識,對他恭敬有加;就是曾權傾朝野、一言九鼎的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對他也不敢苦苦相逼,隻好再三退避。
近些年來,司馬孚年事已高,精力衰退,自知來日無多,無法也無力去中興曹魏,更難以遏製司馬昭日益增大的權勢和不斷膨脹的野心,隻好采取獨善其身的態度,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善始善終,做一名魏國之臣。至於身後之事,他不敢多想,更無能顧及。本來,他以為司馬昭之死,會延遲以晉代魏的時間,使他能以魏臣的身份了此一生。所以,這幾個月來,他心靜如水,極少出府,更不去過問政事。
然而,司馬孚沒有料到,司馬炎要當皇帝的心情比其父司馬昭還要急切,繼承了晉王之位僅僅三四個月,便迫不及待地把魏帝曹奐逼下了帝位。司馬炎就要登基稱帝了,這對於整個司馬家族來說,是件天大的喜事。親不親,一家人。在那個以家族統治為其政權基礎的時代,司馬炎的稱帝無疑會給司馬家族帶來巨大的榮耀、權勢與利益,會使家族中的許多成員飛黃騰達,升官晉爵,變成王公重臣。為此,整個司馬家族大為興奮,各個司馬府中都張燈結彩,以慶祝他們成為皇族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