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消融心中的冰點(3 / 3)

舍不得眼前的蠅頭小利,不懂得放棄,那麼最後失去的反而會更多。人生亦是如此,生命之舟,載不動太多的沉重,懂得放棄才能讓生命之舟順利前行,不斷超越。學會放棄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是一種簡單的幸福,隻有學會放棄才能放鬆身心,讓我們在人生之路上輕裝前行,一路高歌。

我們在麵臨選擇的時候,不僅要拿得起,還要放得下。放棄未必是失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舍必有得,通過放棄得到的或許比放棄的更要珍貴。

有一隻狐狸在森林中四處遊蕩。一天,它發現了一個美麗的花園,透過籬笆,可以清晰地看到花園中美麗的花朵和累累的果實。狐狸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它試圖鑽過籬笆進入花園,可是它太胖了,無法鑽過窄窄的籬笆。狐狸狠了狠心,好幾天沒吃東西,把自己餓瘦了,終於鑽過籬笆,美美地享受著那些果實。

整整一個季節,狐狸都住在花園中,過著喜滋滋的日子。冬天來了,樹葉凋落,百花凋零,花園中的果子也越來越少,狐狸決定離開這裏。然而當它想要鑽出去的時候才發現,由於這段時間以來吃得太開心,它的身體變得更胖,無法鑽出籬笆。狐狸隻好再次讓自己餓了幾天,當身體瘦下來的時候它勉強鑽出了籬笆。

假如不鑽出花園,那麼狐狸冬天就會被凍死在這裏。狐狸為了進入花園而忍受饑餓,將自己的體重減輕,才享受到美食;放棄了花園中的美味水果,才讓自己獲得了求生的機會。狐狸的兩次放棄,都取得了更大的收獲,取得了超越。

幸福是什麼?可能我們覺得獲得是幸福。其實有的時候,放棄未嚐不是幸福。放棄了對功名利祿的爭奪,放棄了爾虞我詐鉤心鬥角,放棄豔羨的目光,就能取得幸福的超越。

放棄名利,放棄恩怨,放棄痛苦,放棄自卑,放棄貪欲。幸福並不僅僅是獲得,也是放棄。隻有懂得放棄的人,才懂得如何得到幸福。

留住美好,忘記不快

拿得起是一種勇氣,放得下是一種度量。

——佚名

吉伯和馬沙是一對好朋友,有一次,他們和共同的作家朋友阿裏一起去旅行。一路上,三人邊走邊聊,異常開心。這天,他們路過一個危險的路段,馬沙一不小心,差點掉落山崖,還好吉伯眼明手快,抓住了他,否則他將喪身山崖。馬沙很感激吉伯的救命之恩,在山崖旁的石頭上刻下了一句話:“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馬沙一命。”

驚險過後,他們繼續著這次旅行。但不知道為什麼,這天吉伯和馬沙爭吵了起來。憤怒的吉伯抬手就給了馬沙一巴掌,那清脆的一聲把馬沙打懵了。馬沙氣憤地跑開,找到一片沙灘,寫下一句話:“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馬沙一巴掌。”

後來旅行歸來,阿裏問馬沙:“為什麼你將第一句話刻在石頭上,而第二句話寫在沙灘上呢?”馬沙笑著說:“救命之恩是不應該忘記的,所以我刻在石頭上,希望永遠銘記;而那一巴掌,我隻希望寫在沙灘上,讓它能夠隨著潮水消失,如同消失在我的心中。”

我們的記憶庫每天都在更新,忘記一些,同時也記住一些。聰明的人,記住了那些快樂;愚蠢的人,記住了那些煩惱。生活中,多記住別人的好,你會發現生活也變得更加美好。

魯克是迪斯的好朋友,也是迪斯公司的員工。魯克高超的電腦技術讓他成為公司裏數一數二的功臣。但是魯克也有意誌不堅定的時候,一時糊塗,受人誘惑,動了公司裏的電腦,讓迪斯損失了幾十萬美元。這件事讓迪斯非常惱火,他對魯克提出了訴訟,把魯克送進了監獄。魯克在監獄裏承受著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折磨,他後悔極了,所以他出獄後,馬上打電話給迪斯,請求迪斯的原諒。但迪斯一聽見魯克的聲音,馬上就掛了電話,他的心中依然怒火旺盛,想到那損失的幾十萬美元,他就難以抑製心痛。

迪斯的妻子看著迪斯變得一天比一天暴躁,便勸他心態放寬一點。迪斯聽了妻子的勸告,拿起電話準備撥給魯克。但他始終沒能撥通,他覺得自己病了,隻要想到魯克,他就想到了“背叛”等字眼,最後連妻子的規勸聽著都非常刺耳。迪斯很無奈,找到了一個心理專家,心理專家告訴他:“你已經把自己逼入了一個死胡同,這是一種心理障礙,這種障礙不僅會影響你和魯克的關係,也會影響你和別人的關係,你必須要克服它。”

迪斯聽了醫生的話,終於鼓起勇氣撥通了魯克的電話,兩人約了見麵的地點。後來迪斯和魯克再次握手,魯克回到了迪斯的公司,盡心盡力地工作,隻為了迪斯那句:“我相信你再也不會辜負我。”迪斯的生意也越發紅火,公司越做越大,魯克和迪斯的友誼也開始變得堅不可摧。

忘記仇恨,我們可能將會得到更多。

漢朝時候的劉寬,是一位寬厚仁慈的人。曾經有一次,一個人在街上攔住了他的牛車,說劉寬的牛是自己的。車夫和那人爭吵了起來,劉寬聽後,告訴車夫解下牛送給那人,並好言好語地送走了他。後來那人找到了自己的牛,他為了自己的無禮找到劉寬並道歉,劉寬邀他把酒言歡,二人成了莫逆之交。

忘記仇恨和不公,記住給予和幸運,把仇恨的空間留給愛,讓我們的心靈永遠清澈透明,讓生命的裏程碑永遠記載感動和感恩。讓我們學會去愛別人、學會給別人機會,因為寬大的胸懷能讓我們的路越走越寬。

想必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愉快的過去,過去的事情已然無法挽回,無法彌補,往事不可追。因此,千萬不要因為活在過去的記憶裏,而失掉了美好的現在。

“糊塗”是一種智慧

過程糊塗、結果不糊塗;表麵糊塗、心裏不糊塗;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中國俗語

鄭板橋在山東做官時,民間流傳了很多關於他的軼事,其中有一則就是關於“難得糊塗”的來曆。據說那一年,鄭板橋為了觀看鄭文公碑,來到了山東萊州的雲峰山,山中天色晚得早,他來不及下山天便黑了,無奈之下,鄭板橋來到一間山間茅屋的外麵,請求主人能收留他一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