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那些在我們身邊的人(一)(3 / 3)

父母對孩子的愛永遠不會停止,在這樣的愛護下人類才能生生不息。當我們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那時,請不要忘記遙遠的地方還有一對老人是我們最應該感謝的人,他們付出的是那樣多,而要求的是那樣少。懂得感恩父母,才是我們成熟、成功的開始。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

一對彼此相配的夫婦是經得起一切可能發生的災難的襲擊的,當他們一塊兒過著窮困的日子的時候,他們比一對占有全世界的財產但離心離德的夫妻要幸福得多。

——盧梭

你將擁有的家庭比你出身的那個家庭重要。

——勞倫斯.D.H.

家庭是每個人休息的港灣,而夫妻間的關係是世上最親密的。漫漫人生,夫妻就是旅途上相伴最久的夥伴,父母總會離去,孩子總會長大,隻有夫妻是彼此最忠實的依靠。在家庭中,如果兩個人能夠相愛、兩顆心能夠互補,這世上還會有什麼不圓滿?還會有什麼不幸福?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愛,就是這相似的原因。

有一年快到春節的時候,我和一群機關的同事到鄉下去慰問貧困戶。我們拉著麵粉、大米和棉被去探望他們,這是每年都有的送溫暖活動,而我是第一次去。

到了村裏,帶路的村幹部說:“我們先去張瘸子家吧,他今年剛結婚。”我們一聽,都問:“他娶了個什麼樣的媳婦?”村幹部搖搖頭說:“唉,一個瘸子還能娶什麼樣的媳婦?也是個殘疾人,少了一條胳膊的。”

我們紛紛討論,張瘸子家一定要先去,兩個殘疾人生活肯定很不容易。在村裏七拐八拐之後,到了張瘸子家,我看到院牆不是很整齊,可是挺結實的,看得出來是剛修過的。張瘸子帶著一臉憨厚的笑容來給我們開門,招呼我們一群人進屋,我們在前麵走,他支著拐杖在後麵跟著,一條空空的褲管前後晃蕩著。

進了屋,他的妻子也笑容滿麵的,用一隻胳膊給我們搬椅子,另一個袖子空蕩蕩地前後晃著。家裏收拾得很幹淨,桌子上一塵不染的,東西都擺放得有條有理,廚房門口掛著兩串金燦燦的玉米,茶水冒著熱氣,看起來一點也不像是兩個殘疾人的家,幾乎和普通人家一模一樣。

我們問:“這裏裏外外都是你們自己收拾的?”張瘸子有點不好意思,點點頭說:“都是自己收拾的,你看那院牆,也是我們自己修的,我在下麵遞,她在上麵砌,雖然慢了點,不過反正也沒什麼事,多幹幾天就好了。”

臨走時,我們把棉被和麵粉、大米給他們留下了一部分,可是沒想到他們夫妻倆竟然堅決不要,村幹部勸說:“留下吧,這是大家的一點心意,你們兩個都是殘疾人,生活也不是很容易。”

不料張瘸子的妻子說:“我雖然少了一個胳膊,可是他有兩個;他少一條腿,可是我有兩個。我們兩個加起來,比一個正常人還多一個胳膊和一條腿呢,怎麼能說得上殘疾?”張瘸子也笑著說:“是啊是啊,我們還多呢,把這些都送給別的人家吧。”

大家都愣住了,我們見過太多痛哭流涕向人們要錢要物的乞討者,也見過很多裝盲賣傻挨門討要的年輕人,可是從來也沒見過像這樣夫妻互補變成一個完整的人的事情。麵對這對夫妻大家都不禁肅然起敬,我們相信,他們什麼也不缺,他們兩個人的生活將一定會幸福而完美。

這對殘疾人夫婦雖然缺少一部分肢體,可是他們的心靈卻比誰都豐富,和他們比起來,我們這些身體健康、四肢健全的人,又有什麼理由去抱怨呢?

一個家庭是由夫妻雙方組成的,隻要兩個人心心相印,能夠彌補對方的不足,我們的生活就一定非常完滿。而更多的時候,我們總是聽到另一個故事,一個不懂得珍惜自己幸福的人,在受傷之後才明白什麼是幸福的真諦。

小雨和子建是一對情侶,他們戀愛多年,終於走進了婚姻的殿堂,開始了油鹽醬醋茶的日子,以前看到別的夫妻談論這些生活小事時,他們總是笑別人俗氣,可是真的輪到了自己時,才發現這些小事誰也離不開。

在父母身邊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他們一下子變得很不適應,每個月的工資都要仔細地計算才夠花,下了班還要做飯、洗衣服等,兩個人的摩擦越來越多,爭吵也越來越多,每次吵架,子建總是在說對不起,可是小雨脾氣上來了,不論怎樣都不行,動不動就連哭帶鬧地跑回了娘家。

子建一直都忍讓著,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到小雨的娘家去懇求她回來。他們坐在回去的車上,小雨總是一臉的得意和驕傲。可是這種事發生的多了,小雨開始更加不滿,她覺得子建的忍讓是一種無能和軟弱的表現,對他的抱怨反而更多了。

直到有一天,小雨有了外遇。那個男人很有錢,什麼都給小雨買,不論是名牌衣服還是高級香水,隻要小雨想要的,他都會買給她,小雨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高興了好一段日子。那時她唯一的不滿就是那男人從來不哄她,從來不容忍她的無理取鬧,對她的生氣或傷心總是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