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第八(1 / 3)

遼陽縣。本渤海國金德縣地。漢水縣,高麗改為勾麗縣,渤海為常樂縣。戶一千五百。

仙鄉縣。本漢遼隊縣,渤海為永豐縣。神仙傳雲:「仙人白仲理能煉神丹,點黃金,以救百姓。」戶一千五百。

鶴野縣。本漢居就縣地,渤海為雞山縣。昔丁令威家此,去家千年,化鶴來歸,集於華表柱,以畫表雲:「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來歸;城郭雖是人民非,何不學仙塚累累。」戶一千二百。

析木縣。本漢望平縣地,渤海為花山縣。戶一千。

紫蒙縣。本漢鏤芳縣地。<五>後拂涅國置東平府,領蒙州紫蒙縣。後徙遼城,並入黃嶺縣。渤海複為紫蒙縣。戶一千。

興遼縣。本漢平郭縣地,渤海改為長寧縣。唐元和中,渤海王大仁秀南定新羅,北略諸部,開置郡邑,遂定今名。戶一千。

肅慎縣。以渤海戶置。

歸仁縣。

順化縣。

開州,鎮國軍,節度。本貊地,高麗為慶州,渤海為東京龍原府。有宮殿。都督慶、鹽、穆、賀四州事。故縣六:曰龍原、永安、烏山、壁穀、熊山、白楊,皆廢。疊石為城,周圍二十裏。唐薛仁貴征高麗,與其大將溫沙門戰熊山,擒善射者於石城,即此。太祖平渤海,徙其民於大部落,城遂廢。聖宗伐高麗還,<六>周覽城基,複加完葺。開泰三年,遷雙、韓二州千餘戶實之,號開封府開遠軍,節度;更名鎮國軍。隸東京留守,兵事屬東京統軍司。統州三、縣一。

開遠縣。本柵城地,高麗為龍原縣,渤海因之,遼初廢。聖宗東討,複置以軍額。民戶一千。

鹽州。本渤海龍河郡,故縣四:海陽、接海、格川、龍河,皆廢。戶三百。隸開州。相去一百四十裏。

穆州,保和軍,刺史。本渤海會農郡,故縣四:會農、水歧、順化、美縣,皆廢。戶三百。隸開州。東北至開州一百二十裏。統縣一:

會農縣。

賀州,刺史。本渤海吉理郡,故縣四:洪賀、送誠、吉理、石山,皆廢。戶三百。隸開州。

定州,保寧軍。高麗置州,故縣一,曰定東。聖宗統和十三年升軍,遷遼西民實之。隸東京留守司。統縣一:

定東縣。高麗所置,遼徙遼西民居之。戶八百。

保州,宣義軍,節度。高麗置州,故縣一,曰來遠。聖宗以高麗王詢擅立,問罪不服,統和末,高麗降,<七>開泰三年取其保、定二州,於此置榷場。隸東京統軍司。統州、軍二,縣一:

來遠縣。初徙遼西諸縣民實之,又徙奚、漢兵七百防戍焉。戶一千。

宣州,定遠軍,刺史。開泰三年徙漢戶置。隸保州。

懷化軍,下,刺史。開泰三年置。隸保州。

辰州,奉國軍,節度。本高麗蓋牟城。唐太宗會李世攻破蓋牟城,即此。渤海改為蓋州,又改辰州,以辰韓得名。井邑駢列,最為衝會。遼徙其民於祖州。初曰長平軍。戶二千。隸東京留守司。統縣一:

遼陽縣。本渤海國金德縣地。漢水縣,高麗改為勾麗縣,渤海為常樂縣。戶一千五百。

仙鄉縣。本漢遼隊縣,渤海為永豐縣。神仙傳雲:「仙人白仲理能煉神丹,點黃金,以救百姓。」戶一千五百。

鶴野縣。本漢居就縣地,渤海為雞山縣。昔丁令威家此,去家千年,化鶴來歸,集於華表柱,以畫表雲:「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來歸;城郭雖是人民非,何不學仙塚累累。」戶一千二百。

析木縣。本漢望平縣地,渤海為花山縣。戶一千。

紫蒙縣。本漢鏤芳縣地。<五>後拂涅國置東平府,領蒙州紫蒙縣。後徙遼城,並入黃嶺縣。渤海複為紫蒙縣。戶一千。

興遼縣。本漢平郭縣地,渤海改為長寧縣。唐元和中,渤海王大仁秀南定新羅,北略諸部,開置郡邑,遂定今名。戶一千。

肅慎縣。以渤海戶置。

歸仁縣。

順化縣。

開州,鎮國軍,節度。本貊地,高麗為慶州,渤海為東京龍原府。有宮殿。都督慶、鹽、穆、賀四州事。故縣六:曰龍原、永安、烏山、壁穀、熊山、白楊,皆廢。疊石為城,周圍二十裏。唐薛仁貴征高麗,與其大將溫沙門戰熊山,擒善射者於石城,即此。太祖平渤海,徙其民於大部落,城遂廢。聖宗伐高麗還,<六>周覽城基,複加完葺。開泰三年,遷雙、韓二州千餘戶實之,號開封府開遠軍,節度;更名鎮國軍。隸東京留守,兵事屬東京統軍司。統州三、縣一。

開遠縣。本柵城地,高麗為龍原縣,渤海因之,遼初廢。聖宗東討,複置以軍額。民戶一千。

鹽州。本渤海龍河郡,故縣四:海陽、接海、格川、龍河,皆廢。戶三百。隸開州。相去一百四十裏。

穆州,保和軍,刺史。本渤海會農郡,故縣四:會農、水歧、順化、美縣,皆廢。戶三百。隸開州。東北至開州一百二十裏。統縣一:

會農縣。

賀州,刺史。本渤海吉理郡,故縣四:洪賀、送誠、吉理、石山,皆廢。戶三百。隸開州。

定州,保寧軍。高麗置州,故縣一,曰定東。聖宗統和十三年升軍,遷遼西民實之。隸東京留守司。統縣一:

定東縣。高麗所置,遼徙遼西民居之。戶八百。

保州,宣義軍,節度。高麗置州,故縣一,曰來遠。聖宗以高麗王詢擅立,問罪不服,統和末,高麗降,<七>開泰三年取其保、定二州,於此置榷場。隸東京統軍司。統州、軍二,縣一:

來遠縣。初徙遼西諸縣民實之,又徙奚、漢兵七百防戍焉。戶一千。

宣州,定遠軍,刺史。開泰三年徙漢戶置。隸保州。

懷化軍,下,刺史。開泰三年置。隸保州。

辰州,奉國軍,節度。本高麗蓋牟城。唐太宗會李世攻破蓋牟城,即此。渤海改為蓋州,又改辰州,以辰韓得名。井邑駢列,最為衝會。遼徙其民於祖州。初曰長平軍。戶二千。隸東京留守司。統縣一:

建安縣。

盧州,玄德軍,刺史。本渤海杉盧郡,故縣五:山陽、杉盧、漢陽、白岩、霜岩,皆廢。戶三百。在京東一百三十裏。兵事屬南女直湯河司。統縣一:

熊嶽縣。西至海一十五裏,傍海有熊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