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五(1 / 2)

神冊末,南伐,以古佐右皮室詳穩老古,與唐兵戰於雲碧店。老古中流矢,傷甚,太祖疑古陰害之。古知上意,跪曰:「陛下疑臣恥居老古麾下耶?及今老古在,請遣使問之。」太祖使問老古,對曰:「臣於古無可疑者。」上意乃釋。老古卒,遂以古為右皮室詳穩。

既卒,太祖謂左右曰:「古死,猶長鬆自倒,非吾伐之也。」

突呂不,字鐸袞,幼聰敏嗜學。事太祖見器重。及製契丹大字,突呂不讚成為多。未幾,為文班林牙,領國子博士、知製誥。明年,受詔撰決獄法。

太祖略燕,詔與皇太子及王鬱攻定州。師還至順州,幽州馬步軍指揮使王千率眾來襲,突呂不射其馬躓,擒之。天讚二年,皇子堯骨為大元帥,突呂不為副,既克平州,進軍燕、趙,攻下曲陽、北平。至易州,易人來拒, 濠而陣。李景章出降,言城中人無鬥誌。大元帥將修攻具,突呂不諫曰:「我師遠來,人馬疲憊,勢不可久留。」乃止。軍還,大元帥以其謀聞,太祖大悅,賜賚優渥。

車駕西征,突呂不與大元帥為先鋒,伐 項有功,太祖犒師水精山。大元帥東歸,突呂不留屯西南部,複討 項,多獲而還。太祖東伐,大 降而複叛,攻之,突呂不先登。渤海平,承詔銘太祖功德於永興殿壁。班師,已下州郡往往複叛,突呂不從大元帥攻破之。

淳欽皇後稱製,有飛語中傷者,後怒,突呂不懼而亡。太宗知其無罪,召還。天顯三年,討烏古部,俘獲甚眾。伐唐,以突呂不為左翼,攻唐軍霞沙寨,降之。十一年,送晉主石敬瑭入洛。及大冊,突呂不總禮儀事,加特進檢校太尉。會同五年卒。

王鬱,京兆萬年人,唐義武軍節度使處直之孽子。伯父處存鎮義武,卒,三軍推其子郜襲,處直為都知兵馬使。光化三年,梁王朱全忠攻定州,郜遣處直拒於沙河。兵敗,入城逐郜,郜奔太原。亂兵推處直為留後,遣人請事梁王。梁與晉王克用絕好,表處直為義武軍節度使。

初郜之亡也,鬱從之。晉王克用妻以女,用為新州防禦使。處直料晉必討張文禮,鎮亡,則定不獨存,益自疑。陰使鬱北導契丹入塞以牽晉兵,且許為嗣。鬱自奔晉,常恐失父心,得使,大喜。神冊六年,奉表送款,舉室來降,太祖以為養子。未幾,鬱兄都囚父,自為留後,帝遣鬱從皇太子討之。至定州,都堅壁不出,掠居民而還。

明年,從皇太子攻鎮州,遇唐兵於定州,破之。天讚二年秋,鬱及阿古隻略地燕、趙,攻下磁窯務。<三>從太祖平渤海,戰有功,加同政事門下平章事,改崇義軍節度使。

太祖崩,鬱與妻會葬,其妻泣訴於淳欽皇後,求歸鄉國,許之。鬱奏曰:「臣本唐主之婿,主已被弑,此行夫妻豈能相保。願常侍太後。」後喜曰:「漢人中,惟王郎最忠孝。」以太祖嚐與李克用約為兄弟故也。尋加政事令。還宜州,卒。

神冊末,南伐,以古佐右皮室詳穩老古,與唐兵戰於雲碧店。老古中流矢,傷甚,太祖疑古陰害之。古知上意,跪曰:「陛下疑臣恥居老古麾下耶?及今老古在,請遣使問之。」太祖使問老古,對曰:「臣於古無可疑者。」上意乃釋。老古卒,遂以古為右皮室詳穩。

既卒,太祖謂左右曰:「古死,猶長鬆自倒,非吾伐之也。」

突呂不,字鐸袞,幼聰敏嗜學。事太祖見器重。及製契丹大字,突呂不讚成為多。未幾,為文班林牙,領國子博士、知製誥。明年,受詔撰決獄法。

太祖略燕,詔與皇太子及王鬱攻定州。師還至順州,幽州馬步軍指揮使王千率眾來襲,突呂不射其馬躓,擒之。天讚二年,皇子堯骨為大元帥,突呂不為副,既克平州,進軍燕、趙,攻下曲陽、北平。至易州,易人來拒, 濠而陣。李景章出降,言城中人無鬥誌。大元帥將修攻具,突呂不諫曰:「我師遠來,人馬疲憊,勢不可久留。」乃止。軍還,大元帥以其謀聞,太祖大悅,賜賚優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