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同初,帝幸其第,加政事令。六年冬,晉人背盟,<二>帝親征,延壽為先鋒,下貝州,授魏、博等州節度使,封魏王。敗晉軍於南樂,獲其將賽項羽。軍元城,晉將李守貞、高行周率兵來逆,破之。至頓丘,會大霖雨,帝欲班師。延壽諫曰:「晉軍屯河濱,不敢出戰,若徑入澶州,奪其撟,則晉不足平。」上然之。適晉軍先歸澶州,高行周至析城,<三>延壽將輕兵逆戰;上親督騎士突其陣,敵遂潰。師還,留延壽徇貝、冀、深三州。
八年,再伐晉,晉主遣延壽族人趙行實以書來招。時晉人堅壁不出,延壽紿曰:「我陷虜久,寧忘父母之邦。若以軍逆,我即歸。」晉人以為然,遣杜重威率兵迎之。延壽至滹沱河,據中渡撟,與晉軍力戰,手殺其將王清,<四>兩軍相拒。太宗潛由他渡濟,留延壽與耶律朔古據撟,敵不能奪,屢敗之,杜重威掃厥眾降。上喜,賜延壽龍鳳赭袍,且曰:「漢兵皆爾所有,爾宜親往撫慰。」延壽至營,杜重威、李守貞迎謁馬首。
後太宗克汴,延壽因李崧求為皇太子,上曰:「吾於魏王雖割肌肉亦不惜,但皇太子須天子之子得為,魏王豈得為也?」蓋上嚐許滅晉後,以中原帝延壽,以故摧堅破敵,延壽常以身先。至是以崧達意,上命遷延壽秩。翰林學士承旨張礪進擬中京留守、大丞相、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上塗「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
世宗即位,以翊戴功,授樞密使。天祿二年薨。
高模翰,一名鬆,渤海人。有膂力,善騎射,好談兵。初,太祖平渤海,模翰避地高麗,王妻以女。因罪亡歸。坐使酒殺人下獄,太祖知其才,貰之。
天顯十一年七月,唐遣張敬達、楊光遠帥師五十萬攻太原,勢銳甚。石敬瑭遣人求救,太宗許之。九月,徵兵出雁門,模翰與敬達軍接戰,敗之,太原圍解。敬瑭夜出謁帝,約為父子。帝召模翰等賜以酒饌,親饗士卒,士氣益振。翌日,複戰,又敗之。敬達鼠竄晉安寨,模翰獻俘於帝。會敬瑭自立為晉帝,光遠斬敬達以降,諸州悉下。上諭模翰曰:「朕自起兵,百餘戰,卿功第一,雖古名將無以加。」乃授上將軍。會同元年,冊禮告成,宴百官及諸國使於二儀殿。帝指模翰曰:「此國之勇將,朕統一天下,斯人之力也。」群臣皆稱萬歲。
及晉叛盟,出師南伐。模翰為統軍副使,與僧遏前驅,撥赤城,破德、貝諸寨。是冬,兼總左右鐵鷂子軍,下關南城邑數十。三月,敕虎官楊覃赴乾寧軍,為滄州節度使田武名所圍,模翰與趙延壽聚議往救。俄有光自模翰目中出,縈繞旗矛,焰焰如流星久之。模翰喜曰:「此天讚之祥!」遂進兵,殺獲甚眾。以功加侍中。略地鹽山,破饒安,晉人震怖,不敢接戰。加太傅。
會同初,帝幸其第,加政事令。六年冬,晉人背盟,<二>帝親征,延壽為先鋒,下貝州,授魏、博等州節度使,封魏王。敗晉軍於南樂,獲其將賽項羽。軍元城,晉將李守貞、高行周率兵來逆,破之。至頓丘,會大霖雨,帝欲班師。延壽諫曰:「晉軍屯河濱,不敢出戰,若徑入澶州,奪其撟,則晉不足平。」上然之。適晉軍先歸澶州,高行周至析城,<三>延壽將輕兵逆戰;上親督騎士突其陣,敵遂潰。師還,留延壽徇貝、冀、深三州。
八年,再伐晉,晉主遣延壽族人趙行實以書來招。時晉人堅壁不出,延壽紿曰:「我陷虜久,寧忘父母之邦。若以軍逆,我即歸。」晉人以為然,遣杜重威率兵迎之。延壽至滹沱河,據中渡撟,與晉軍力戰,手殺其將王清,<四>兩軍相拒。太宗潛由他渡濟,留延壽與耶律朔古據撟,敵不能奪,屢敗之,杜重威掃厥眾降。上喜,賜延壽龍鳳赭袍,且曰:「漢兵皆爾所有,爾宜親往撫慰。」延壽至營,杜重威、李守貞迎謁馬首。
後太宗克汴,延壽因李崧求為皇太子,上曰:「吾於魏王雖割肌肉亦不惜,但皇太子須天子之子得為,魏王豈得為也?」蓋上嚐許滅晉後,以中原帝延壽,以故摧堅破敵,延壽常以身先。至是以崧達意,上命遷延壽秩。翰林學士承旨張礪進擬中京留守、大丞相、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上塗「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
世宗即位,以翊戴功,授樞密使。天祿二年薨。
高模翰,一名鬆,渤海人。有膂力,善騎射,好談兵。初,太祖平渤海,模翰避地高麗,王妻以女。因罪亡歸。坐使酒殺人下獄,太祖知其才,貰之。
天顯十一年七月,唐遣張敬達、楊光遠帥師五十萬攻太原,勢銳甚。石敬瑭遣人求救,太宗許之。九月,徵兵出雁門,模翰與敬達軍接戰,敗之,太原圍解。敬瑭夜出謁帝,約為父子。帝召模翰等賜以酒饌,親饗士卒,士氣益振。翌日,複戰,又敗之。敬達鼠竄晉安寨,模翰獻俘於帝。會敬瑭自立為晉帝,光遠斬敬達以降,諸州悉下。上諭模翰曰:「朕自起兵,百餘戰,卿功第一,雖古名將無以加。」乃授上將軍。會同元年,冊禮告成,宴百官及諸國使於二儀殿。帝指模翰曰:「此國之勇將,朕統一天下,斯人之力也。」群臣皆稱萬歲。
及晉叛盟,出師南伐。模翰為統軍副使,與僧遏前驅,撥赤城,破德、貝諸寨。是冬,兼總左右鐵鷂子軍,下關南城邑數十。三月,敕虎官楊覃赴乾寧軍,為滄州節度使田武名所圍,模翰與趙延壽聚議往救。俄有光自模翰目中出,縈繞旗矛,焰焰如流星久之。模翰喜曰:「此天讚之祥!」遂進兵,殺獲甚眾。以功加侍中。略地鹽山,破饒安,晉人震怖,不敢接戰。加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