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和諧不僅是一個相互補充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互動的過程。

23.“和諧管理”並不是沒有衝突,每個人的思維方式、習慣都是不同的,這樣在處理問題過程中難免會有衝突和矛盾,隻要衝突在合理範圍內,不但不會妨礙企業的發展,反而會有利於人與人之間深入的了解,也能夠促進和諧關係的形成。企業內部的衝突性質各異,管理者在進行協調工作時,也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剛柔相濟,從而達到化解衝突的目的。

24. 管理者要尊重員工的意見,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潛能和創造力。

25. 讓員工各得其所、各就各位是“和諧管理”的關鍵環節。

26.“和諧管理”和製度管理共存於企業管理過程中,製度管理可以規範員工活動,建立基本的良好秩序,“和諧管理”則帶來士氣、激情和忠誠。

27.“和諧管理”就是要在科學設計的基礎上,充分調動人的能動性、創造性,組織的能動性來應對管理中出現的多變性、局限性、不可確定性等因素,這種管理模式建立在以人為本的思想基礎上,是社會逐步信息化和管理快速化的需要。

28. 和諧的管理文化是實施“和諧管理”的基礎。

29. 必要的投入是實施“和諧管理”的前提。

30. 良好的溝通,與員工建立互信的溝通機製是實施“和諧管理”的手段。

“和諧管理”案例

“和諧管理”經過十幾年的實踐,已經積累了非常寶貴的經驗,有許多成功的範例供管理者參考,我們在這裏隻做一點小小的擷取。

一、國外知名企業的“和諧管理”

1. 麥當勞公司:把所有的椅子背鋸掉

麥當勞快餐店創始人雷·克羅克不喜歡整天坐在辦公室裏,大部分工作時間都用在“走動管理上”,即到所有各公司、部門走走,看看,聽聽,問問。麥當勞公司曾有一段時間麵臨嚴重虧損的危機,克羅克發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職能部門的經理有嚴重的官僚主義,習慣躺在舒適的椅背上指手畫腳,把許多寶貴時間耗費在抽煙和閑聊上。於是克羅克想出一個“奇招”,將所有的經理的椅子靠背鋸掉,並立即照辦。開始很多人罵克羅克是個瘋子,不久大家開始悟出了他的一番“苦心”。他們紛紛走出辦公室,深入基層,開展“走動管理”,及時了解情況,現場解決問題,終於使公司扭虧為盈。

2. 惠普公司:“敞開式大房間”辦公室

美國惠普公司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周遊式管理辦法”,鼓勵部門負責人深入基層,直接接觸廣大職工。為此目的,惠普公司的辦公室布局采用美國少見的“敞開式大房間”,即全體人員都在一間敞廳中辦公,各部門之間隻有矮屏分隔,除少量會議室、會客室外,無論哪級領導都不設單獨的辦公室,同時不稱職銜,即使對董事長也直呼其名。這樣有利於上下左右通氣,創造無拘束和合作的氣氛。

3. 日本太陽工業公司:會議成本分析製度

每次開會時總是把一個醒目的會議成本分配表貼在黑板上。成本的算法是:會議成本 = 每小時平均工資的3倍 × 2 × 開會人數會議時間(小時)。公式中平均工資所以乘3,是因為勞動產值高於平均工資;乘2是因為參加會議要中斷經常性工作,損失要以2倍來計算。因此,參加會議的人越多,成本越高。有了成本分析,大家開會態度就會慎重,會議效果也十分明顯。

4. 美國汽車公司:總裁桌上的不同顏色公文夾

美國汽車公司總裁莫端要求秘書給他的呈遞文件放在顏色不同的公文夾中。紅色的代表特急;綠色的要立即批閱;橘色的代表這是今天必須注意的文件;黃色的則表示必須在一周內批閱的文件;白色的表示周末時必須批閱;黑色的則表示是必須他簽名的文件。

二、中國企業“和諧管理”成功案例

1. 紅豆集團:和諧文化

紅豆的前身是一家瀕臨破產的鄉辦小廠,1983年在集團董事局主席周耀庭的帶領下一步一步地走上了發展正軌。現在的紅豆集團有十家子公司,其中一家為上市公司,職工2萬人。集團現擁有紅豆襯衫、西服、夾克三個“中國名牌”產品;紅豆西服、襯衫、西褲、休閑服四個“國家免檢產品”。產品也由當初的針織內衣,逐步發展形成了服裝、機械、橡膠輪胎、房地產及生物製藥五大產業群,在2005年由全國工商聯公布的民營企業500強中位列第25位,2006年紅豆獲得了中國服裝品牌價值大獎。

從1983年瀕臨倒閉的鄉鎮小企業發展成為今天全國著名服裝企業集團,可以說,在20多年的時間裏,紅豆創造了無數奇跡,並一直呈現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在其中自覺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是紅豆持續發展的重要經驗。在紅豆,企業文化就像一個無形的源泉,它為紅豆的發展不斷增添強大的動力,是紅豆的核心競爭力。在總結紅豆集團企業文化時,可以將核心歸結為和諧兩字。

(1)提高全員素質是建設和諧企業文化的基礎

紅豆企業文化既凝聚著我們中華民族最深厚最優秀的傳統文化,又熔鑄著嶄新的時代精神。因此,在紅豆人創業的道路上,紅豆的企業文化發揮著巨大的激勵、規範、協統、凝聚、向心和建設作用。多年來,因為紅豆不僅著眼於生產優質產品,更注重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一個優秀的企業不但要有名牌的產品,更要有名牌的員工。為此,紅豆實行對上崗前的員工進行培訓製度,並從1993年開始開辦了一所紅豆中專學校,一個紅豆大專班,為企業的發展造就了一大批後備人才。在紅豆上班的打工妹們普遍認為,紅豆不僅僅是可以掙錢的工廠,還是鍛煉自己、培養自己的學校。1995年10月,紅豆推選了思想好、素質高,忠於“紅豆”事業的邱飛萍、戴玉紅等10名外來妹上大學。這一舉措更加激發了3 000多“紅豆妹”熱愛紅豆事業的積極性,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從1998年2月開始,紅豆集團與法國著名ESMOD服裝設計學院聯合開辦了“紅豆—ESMOD國際培訓中心”,援用ESMOD的教材和教學方法,聘請法國設計師任教,培養設計師群體現已見成效。2003年春,企業又建起了紅豆培訓中心,該中心占地麵積1 052平方米,有9個標準教室、一個報告廳、一個微機室、一個閱覽室,並配備了專職和兼職教師,對紅豆員工進行全員培訓。紅豆培訓中心的成立不僅提高了員工自身的素質,還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強了企業發展的後勁,成為紅豆進一步發展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