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作用於人體,光能量引起一係列化學反應,有消炎、止痛、抗佝僂病的作用,常用以治療皮膚化膿性炎症和其他皮炎、疼痛症候群、佝僂病或軟骨病等。
波長310納米~313納米範圍的紫外線稱為窄譜中波紫外線,集中了紫外線中生物活性最強的部分直接作用皮膚患處,同時過濾掉對皮膚有害的不良波段紫外線,不良反應小,作用於皮膚角質層,起效時間短,見效快。目前已在各大醫院廣泛應用於治療銀屑病、白癜風、慢性濕疹、神經性皮炎、特應性皮炎、掌蹠膿皰病、玫瑰糠疹、斑禿、副銀屑病、皮膚慢性潰瘍、蕈樣肉芽腫等疾病。
紅外線主要以熱輻射形式作用於人體,受熱後局部循環改善,水腫吸收,疼痛減輕,組織修複,臨床常用以治療軟組織損傷、勞損、關節炎等;可見光中,紅光用於中樞神經興奮;藍光、綠光用於鎮靜;藍紫光對新生兒膽紅素性腦病有療效。
新興的綠色醫學——整脊療法
整脊療法是一門新興的綠色醫學——無藥療法整脊術,20世紀80年代在我國迅速崛起,這是一門從脊柱力學角度研究脊柱與疾病關係的科學,它是與內、外、神經、內分泌、婦、兒、五官科等都有關係的邊緣學科。這門學科是在祖國中醫經絡學,骨傷科學的基礎上,並結合現代醫學的“脊柱與疾病相關”理論,“軟組織外科學”、“脊柱病因治療學”以及整脊矯正手法治療等理論而產生的。
整脊醫學認為,脊柱骨矢狀麵上正常的生理彎曲以及水平麵上正常的垂直狀態,是提供自主神經發揮功能的基本條件;多數慢性病患者,都顯示有脊柱骨解剖位置紊亂或脊柱排列的異常,從神經、解剖、運動、生理的種種現象顯示,治療運動障礙或慢性病,都應先從脊柱骨入手……這些觀點已成為美、加、日、意、法、英等醫療技術先進的國家的主流觀點。
整脊醫學是根據生物力學的角度,應用特殊的手法,並結合針刺、溫灸、刮痧、刺血、拔罐、小針刀、點穴按摩以及理療等手段,對頸、胸、腰椎和骨盆的骨關節,椎間盤以及脊柱相關軟組織等部位的勞損、緊張僵硬或退化性改變進行調整,以恢複脊柱內的生物力學平衡關係;解除脊柱周圍軟組織(肌肉、韌帶、筋膜、神經、血管等)急慢性損傷的病理改變,來達到調節其外在生物力學平衡和氣血、陰陽平衡的目的。以此來治療脊柱錯位、脊柱周圍軟組織病變以及新繼發的脊柱相關疾病的方法。達到“調節平衡脊柱,治療病因根本”的目的。正如台灣醫學爵士苟亞博教授所說:“整骨不整肌,根本不懂醫;整肌不整椎,病痛一大堆。”“今日之醫師應先著眼於疾病的肌肉異常和關節異常為消除疼痛的不二法門。”
整脊醫術的著重點是打破原來運用單一施治的局限性,發揮了綜合施術的直接性、特異性、整體性,為臨床治療提供了多樣性的治療方法。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整脊醫術。
把天然氧吧帶回家——負離子療法
空氣負離子通過促進單胺氧化酶的氧化脫氨基作用降低腦及組織內5-羥色胺水平,引起內分泌及神經係統明顯的生理變化,對自主神經高級中樞具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從而能改善大腦皮層的功能,振奮精神,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睡眠,增加食欲,並有興奮副交感神經係統的作用,而正離子的作用與此相反。所以長時間逗留在煙塵彌漫、通風不良的地方,常感困乏、頭昏、頭痛、甚至惡心。而在海濱、瀑布和噴泉附近,使人覺得頭腦清醒,心情爽快。在空氣負離子作用下,腦電圖有改變,適當劑量的負離子可使腦電波頻率加快,振幅加大,而正離子則使之減慢。負離子可使感覺和運動時值縮短,而正離子則使之延長。
空氣負離子有降低血壓的治療作用,而正離子作用相反,可使血壓升高。吸入負離子後,負離子通過神經反射和體液調節,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使周圍毛細血管擴張,改善心肌的功能,調整心率,使血管反應和血流速度恢複正常,緩解心絞痛,恢複正常血壓。通過心電圖X線記波攝影等研究證明,負離子可改善心功能和心肌營養不良狀況。
空氣負離子可使血沉減慢,正離子則使其加快,這是由於血液中膠體質點本身荷負電,負離子加強了這一趨勢,使血漿蛋白的膠體穩定性增加。同樣,由於血中纖維蛋白原和血漿蛋白的帶電狀況的改變,可使凝血時間縮短,血液黏稠度增大,血液中的正常紅細胞帶負電荷,它們之間相互排斥,保持一定距離,而病變老化的紅細胞帶正電荷,如果血液中帶正電荷多了,則將紅細胞凝聚成團。負離子能有效修複老化的紅細胞膜電位,促使其變成正常帶負電的細胞,從而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負離子對造血功能有一定刺激作用,有人在動物實驗中觀察到,貧血動物在吸入負離子後,周圍血液中的幼稚型紅細胞、白細胞數均增加。國內有人用空氣負離子治療單純性周圍性白細胞減少症和放射治療所致的白細胞減少,取得了一定的治療效果。
空氣負離子主要通過呼吸道吸入而產生作用,同時對呼吸係統的生理功能有明顯影響,在電離空氣過程中,氧原子易得到電子而產生大量的氧負離子。氣管黏膜上皮的纖毛運動在氧負離子的作用下加強,而在正離子的作用下減弱;負離子可影響上皮絨毛內呼吸酶的活性、加強對遊離的5-羥色胺的氧化,正離子可提高遊離的5-羥色胺的含量、破壞黏膜的功能。吸入負離子可改善肺泡的分泌功能及肺的通氣和換氣功能,呼吸係數增加(吸收氧氣增加20%,排二氧化碳增加14.5%)。負離子可使氣管黏膜上皮纖毛運動加強,腺體分泌增加,並可緩解支氣管痙攣、增加肺活量、調整呼吸頻率、鎮咳等。負離子還能促進鼻黏膜上皮細胞的再生,恢複黏膜的分泌功能。呼吸道黏膜廣泛分布著許多神經末梢,空氣離子進入呼吸道後,通過機械或電荷的刺激,使這些神經興奮,通過一係列神經反射而產生生理效應。在負離子作用後皮膚血管短暫收縮,繼而擴張,可改善微循環和組織營養,加快上皮再生,而有抑菌作用,可促進創麵愈合。動物實驗證明,吸入空氣負離子可使傷口愈合速度加快20%。目前所用的人工空氣負離子發生器種類很多,按其發生原理分為生態級負氧離子生成機、傳統無聲放電型空氣負離子發生器、水動力型空氣負離子發生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