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美國和加拿大研究人員一項大規模調查發現,喝咖啡有助於降低人體血液中的尿酸水平,達到預防痛風的效果。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調查中發現,增加每日的咖啡攝入量可明顯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這項為期12年的跟蹤調查顯示,與從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每日飲用4~5杯咖啡的人痛風發病概率可降低40%。
【多喝水】如果發現自己尿酸過高,每天至少喝水2000毫升,以增加尿量,盡可能把過多的尿酸排出去,夏季應適當增量。
【多吃蘇打類食物】能起到中和高尿酸的作用。平時,不妨隨身帶一點蘇打餅幹,每次應酬後吃一點,以降低尿酸。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蘇打水能促進尿酸排泄,但對降低血尿酸作用有限,長期飲用蘇打水的人士應定期檢測尿液pH值,排除尿液過堿形成堿性結石的風險。
第七節 高轉氨酶患者的自然療法
高轉氨酶的主要症狀及原因
轉氨酶是人體代謝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劑”,主要存在於肝細胞內。當肝細胞發生炎症、壞死、中毒等,造成肝細胞受損時,轉氨酶便會釋放到血液裏,使血清轉氨酶升高。常見的轉氨酶高的症狀有乏力、納差、失眠多夢、低燒、厭油膩、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肝區不適等。輕度表現為容易出汗、嗜睡、口渴、看書眼睛容易疲勞等。
非病理原因:
1.健康人如果劇烈運動後檢查轉氨酶就會發現轉氨酶升高;2.如果近期過於勞累,會導致轉氨酶升高;3.檢查前如果吃過油膩的食物或酗酒都會導致轉氨酶升高;4.懷孕的人也會導致內分泌失調,使得轉氨酶升高;5.營養不足,飲食結構不合理,如低蛋白飲食,尤其是當食物中缺乏胱氨酸、維生素E時,亦可使轉氨酶升高;6.日常服用的藥物所產生的不良反應也會導致轉氨酶升高,比如紅黴素、安眠藥、解熱鎮痛藥、避孕藥膏,還有半夏、檳榔、青黛等中藥。
病理性原因:
1.病毒性肝炎,這是引起轉氨酶高常見的疾病,其他類型的肝炎也可導致轉氨酶高。
2.多種藥物和化學製劑都能引起轉氨酶高,但停藥後可恢複正常;
3.肝硬化與肝癌。肝硬化活動時,一般都會出現轉氨酶高。
4.膽道疾病如膽囊炎、膽石症急性發作時,除伴有發熱、腹痛、惡心、嘔吐、黃疸等情況外,還可引起血膽紅素及轉氨酶高。轉氨酶是從膽管排出的,如果有膽管、膽囊及胰腺疾患,膽管梗阻,也可使轉氨酶升高。病床上常見的有膽囊炎、膽管蛔蟲、肝膽管結石、膽囊及膽管腫瘤、壺腹部周圍癌症、先天性膽管擴張症、急慢性胰腺炎、胰頭痛以及出血壞死性胰腺炎。
5.心髒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時,可引起轉氨酶高。
6.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除肝髒外,體內其他髒器組織如心、腎、肺、腦、睾丸、肌肉也都含有此酶。因此,當心肌炎、腎盂腎炎、大葉性肺炎、肺結核、多發性肌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急性敗血症、腸傷寒、流腦、瘧疾、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感冒、麻疹、血吸蟲病、擠壓綜合征等患者中,亦可見血中轉氨酶升高。
7.服用過對肝髒有損害的藥物。
8.女性還要注意有無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可能,檢查自身免疫抗體(抗核抗體、抗平滑肌抗體等)是否為陽性。
9.既往是否有膽囊炎、心髒病、腎炎等疾病,這些病也可以引起轉氨酶升高……引起轉氨酶升高的原因很多,必須認真檢查,明確病因,針對病因加以治療。
高轉氨酶的危害
如果長時間轉氨酶偏高而不采取有效治療措施,病情會向肝癌方向發展。
排除其他病理性因素,如果高轉氨酶的主要症狀較輕,不妨試試以下方法來緩解甚至消除上述症狀(請在中醫師指導下服用)。
借助自然力量輕鬆遠離高轉氨酶
一、按摩療法
【按摩太衝穴】太衝穴位於足背側,第一、第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太衝穴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經的原穴,大約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按摩刺激太衝穴,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有助於轉氨酶降低和肝髒功能正常。
【按摩肝俞穴】肝俞穴位於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氣在身體背部彙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養肝不可缺少的養生要穴。肝俞與太衝搭配,在中醫裏屬於“俞原配穴”法,能夠補肝陰,養肝柔肝,有助於轉氨酶降低和肝髒功能正常。它的取法是俯臥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縮(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二、伸懶腰
很多讀者都有這樣的體會:在清晨剛醒來或工作勞累時,伸一伸懶腰會有說不出的愜意。其實,這是人體自我保健,特別是對肝髒保健的一種條件反射。人體困乏的時候,氣血循環緩慢,這時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並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納新、行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振奮精神的作用。伸懶腰後,血液循環加快,全身肢體關節、筋肉得到了活動,睡意皆無,這樣也激發了肝髒機能,使肝髒得到“鍛煉”,從而達到對肝髒的保健效果,有益於轉氨酶指標降低恢複正常。伸懶腰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伸懶腰時要使身體盡量舒展,四肢要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時,盡量吸氣;放鬆時,全身肌肉要鬆弛下來,盡量呼氣,這樣鍛煉的效果會更好。對老年人來講,經常做這一動作,還可增加肌肉、韌帶的彈性,延緩衰老。
三、飲食療法
紅棗中所含的糖類、脂肪、蛋白質是保護肝髒的營養劑。它能促進肝髒合成蛋白,增加血清紅蛋白與白蛋白含量,調整白蛋白與球蛋白比例,有預防輸血反應、降低血清穀丙轉氨酶水平等作用。用紅棗50克、大米90克,熬成稠粥食之,對肝炎患者養脾護肝大有裨益。用紅棗、花生、冰糖各30~50克,先煮花生,再加紅棗與冰糖煮湯,每晚臨睡前服用,30天為一療程,對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有一定療效,也有益於轉氨酶指標降低,恢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