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自然療法解“男”題,重振雄風靠自己(二)(3 / 3)

盜汗過多警惕陰虛

有些讀者在夏天半夜醒來或者午睡醒來的時候常常發現自己的枕頭有點濕,隱約感覺睡覺的時候在出汗,但是醒來的時候汗又不出了,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是盜汗了。中醫認為,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陰虛則陽亢,陰不禦陽,津隨液為汗,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幹燥等症狀。臨床上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期患者。

【推薦食療方】

紅棗浮小麥湯:紅棗50克(去核),浮小麥30克煎湯,吃棗喝湯,每日1劑。適用於陰虛盜汗。也可選擇百合、雪梨、葡萄、蓮子心、鴨肉、烏魚、番茄、菠菜、山藥、蓮子、銀耳等滋陰之品。

偏汗過多警惕中風

有些人出汗很有意思,身體一邊出汗一邊不出汗,俗稱“半身汗”。它見於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陳卓介紹說,夏季“半身汗”大都因為“氣血不充,內挾寒飲所致”。多見於風濕或偏癱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為中風先兆。

【推薦食療方】

當歸生薑羊肉湯:羊肉500克,當歸50克,生薑100克。羊肉洗淨、切塊,用開水焯過,瀝幹水;當歸、生薑分別用清水洗淨,生薑切片;將生薑下鍋內略炒片刻,再倒入羊肉炒至血水幹,鏟起,與當歸同放砂煲內,加開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2~3小時,調味供用。當歸是常用的補血藥材,有活血養血補血的作用,生薑則能解表發汗、溫中散寒,前兩者配以溫補的羊肉,可起到驅寒溫中補氣血的作用。陰虛有熱、溫盛中滿者,發燒、上火、咽喉疼痛的人不宜用本湯。

黃汗過多警惕濕熱

有些讀者夏季出汗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衣服也被染色了,有些偏黃,這是為什麼呢?有可能您是出黃汗了。黃汗是以汗出色黃、染衣著色為特征的一種病症。中醫認為黃汗的病因是身上汗出未停時就入水洗澡,水濕立即從汗孔侵入,陽氣被鬱、水濕滯留、鬱而化熱,在脾虛的情況下,濕熱內蒸營分,外泄肌膚,所以導致汗出色黃,沾衣染被。臨床上黃汗的原因比較複雜,病程在1~3個月或1~3年長短不一。除黃汗外,尚可伴有身熱惡風、頭麵及四肢水腫、腰腿酸痛、下肢怕冷、小便不利等表現。治療重在宣達陽氣,使陽氣伸展通達、濕熱得以外泄,黃汗可止。此外,經黃汗所染衣被,清洗時宜用冷水浸泡後洗滌,不宜熱水洗燙。

第九節 男兒膝下有健康

男兒膝下有黃金,事實上,男人膝下更是健康的奧妙所在。對於忙碌的職場男士而言,運動時間非常有限。現在告訴大家一個方法,就算坐在辦公椅上,也能得到較好的鍛煉,秘密就在膝下的3個穴位——足三裏穴、下巨虛穴、陽陵泉穴。

足三裏穴——補陽抗疲憊

足三裏穴對很多喜歡中醫的人而言並不陌生,它位於“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是一個能防病強身的重要穴位。但不少男性卻常常忽視了它的補陽功效。

足三裏穴對於經常感覺疲憊、怕冷、氣力不足甚至容易早泄的男性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保健和輔助治療穴位。中醫經絡學、針灸學的奠基之作《靈樞》中記載:“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皆調於足三裏。”常按摩此穴,有助於男性補陽、防早泄。

最常用的足三裏按摩法是拇指按揉:用手指大拇指指麵著力於足三裏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揉。其餘四指握拳,以協同用力。產生酸、麻、脹、痛等感覺,持續數秒後放鬆,反複操作數次即可。

下巨虛穴——護腿養胃陽

空調和冷飲是夏季不可或缺的東西,但是這樣最容易傷及胃陽,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神疲乏力,肢冷喜暖,甚至腹脹、腹瀉。此外,經常坐在電腦前,下肢缺乏運動,久而久之容易出現下肢水腫、輕微麻木等症狀。

下巨虛穴的作用之一就是為胃經提供陽熱之氣,此外還具有治療下肢痿痹的功效。下巨虛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前外側,距脛骨前緣一橫指。經常按摩有助於保護下肢和養扶胃陽。

陽陵泉穴——壯筋療脅痛

“壯筋”對男性來說非常重要,隻有壯筋後才能更有利於強骨。此外,一些男士工作壓力大,常常會因為肝鬱氣滯導致兩脅疼痛。這些男性不妨經常按摩自己的陽陵泉穴,它在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陽陵泉是治療筋病的要穴,具有舒筋和壯筋的作用。此外,陽陵泉也能治療兩脅疼痛。

第十節 男人降火防敗“性”

炎熱的夏季,不少男性都上火心煩,長痘痘、口腔潰瘍、皮膚不適、熱結便秘等,不堪其擾。用各種辦法降火成了男同胞們夏季的必修課。但專家提醒,男性夏季降火要得法,千萬不能想當然,警惕降了火也敗了性。

降火要分清部位,一般來說中醫按人體的三焦把“火”分為三類,即把頭昏、咽喉腫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熱症狀叫“上焦火”,把煩熱口渴、胃脘痛等中間部位的火熱症狀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火熱症狀叫“下焦火”。

下焦火中的腎火不能隨便滅,否則會影響腎的健康,不但降不了腎火還會敗性。腎火多因腎陰不足導致陽火偏亢,出現火迫精泄的病機。一般會出現陽強易舉、遺精、早泄等症。如果靠喝涼茶來滅腎火就屬於想當然了,因為中醫認為“強入冷水則傷腎”,喝冰鎮的水降火本已不對,喝冰鎮的涼茶降火更加傷骨。

那麼腎火如何降呢?中醫降火方法有很多,腎火一般用滋陰降火法。有一個食療方:豬腰2隻,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放入砂鍋內煮至豬腰子熟,吃豬腰子喝湯。

除了食療降火之外,推拿也能降火,而且還不會敗性。

從滋陰降火,補腎益精的角度來說,推拿兩穴值得一試。

第一個是照海穴,照,意為照射,海,意大水,“照海”顧名思義指腎經經水在此大量蒸發,具有吸熱生氣作用,正好能緩解上火之類的熱證。照海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時間不易太長,5~10分鍾即可。

第二個是湧泉穴,湧,外湧而出也。泉,泉水也。顧名思義,這個穴位對於滋陰和補腎水多麼有意義,本穴為腎經經脈的第一穴,重要性不言而喻。此穴在腳掌前部三分之一處(不算腳趾),腳緣兩側連線的正中間就是湧泉穴。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強的氣力揉20~30次,然後換腳施行。晨起和睡前按摩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