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善用自然防治法,婦科病痛一掃光(二)(1 / 3)

治療:

1.選穴:腎俞、氣海、關元、三陰交、照海。

2.拔罐方法:灸罐法。先將艾條點燃溫灸各穴15分鍾,以皮膚有溫熱感及人體感覺舒適為宜,之後吸拔火罐,留罐10分鍾,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氣滯血瘀型月經不調】症狀:月經或提前或延後,經量或多或少,顏色紫紅,有血塊,月經過程不順利;或伴小腹疼痛,怕按;或有脅肋部、乳房、少腹等脹痛,胸部不舒服。

治法:

1.選穴:膈俞、肝俞、期門、中極、血海。

2.拔罐方法:刺絡拔罐法。膈俞、肝俞兩穴用梅花針點叩刺出血,以皮膚微微出血為度,之後拔罐,以局部有少量血點冒出皮膚為度。餘穴采用單純拔罐法,留罐10分鍾,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血熱型月經不調】症狀:月經提前,量多,顏色深紅或紫紅,質黏稠,有血塊;伴心胸煩悶、容易發怒,麵色發紅,口幹,小便短黃,大便秘結。治法:1.選穴:大椎、曲池、中極、三陰交、隱白。

2.拔罐方法:刺絡拔罐法。曲池、大椎及隱白三穴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出血量以3~5毫升為度,餘穴拔罐,留罐10分鍾,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四、足浴療法

【氣滯血瘀型】用青皮、烏藥、益母草各30克,川芎、紅花各10克。加入2升左右的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煎煮30分鍾,等藥冷卻至50℃時連渣倒入盆中泡腳。

【陽虛寒盛型】用肉桂、丁香、烏藥、當歸、川芎各15克,幹薑、小茴香、吳茱萸各6克,食鹽少許,煎水泡腳。

【氣虧血虛型】白芍、當歸、川芎、熟地、白術、杜仲、黃芪各15克,飴糖適量,煮水泡腳。

五、飲食療法

1.烏骨雞湯

【原料】烏骨雞1隻,當歸、黃芪、茯苓各9克。

【做法】將雞洗淨,去髒雜,把藥放入雞腹內用線縫合,放砂鍋內煮熟,去藥渣,加入調味品後食肉喝湯,分2~3次服完。月經前每天l劑,連服3~5次。

【功效】健脾養心,益氣養血;適用於氣血不足而致月經過少,經色稀淡,頭暈眼花,心悸怔忡,麵色萎黃,少腹空墜,舌質淡紅,脈細。

2.歸地燒羊肉

【原料】羊肉500克,當歸、生地各15克,幹薑10克。

【做法】羊肉洗淨,切塊,放砂鍋中,並入洗淨之藥及醬油、鹽、糖、黃酒,清水各適量,紅燒至肉爛,可常服。

【功效】溫中補虛,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所致月經量多,色淡質虛,麵色無華,神疲氣短,懶言,舌質淡,脈弱無力。

3.生化蜜膏

【原料】當歸、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薑5克,白蜜50毫升。

【做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治療:

1.選穴:腎俞、氣海、關元、三陰交、照海。

2.拔罐方法:灸罐法。先將艾條點燃溫灸各穴15分鍾,以皮膚有溫熱感及人體感覺舒適為宜,之後吸拔火罐,留罐10分鍾,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氣滯血瘀型月經不調】症狀:月經或提前或延後,經量或多或少,顏色紫紅,有血塊,月經過程不順利;或伴小腹疼痛,怕按;或有脅肋部、乳房、少腹等脹痛,胸部不舒服。

治法:

1.選穴:膈俞、肝俞、期門、中極、血海。

2.拔罐方法:刺絡拔罐法。膈俞、肝俞兩穴用梅花針點叩刺出血,以皮膚微微出血為度,之後拔罐,以局部有少量血點冒出皮膚為度。餘穴采用單純拔罐法,留罐10分鍾,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血熱型月經不調】症狀:月經提前,量多,顏色深紅或紫紅,質黏稠,有血塊;伴心胸煩悶、容易發怒,麵色發紅,口幹,小便短黃,大便秘結。治法:1.選穴:大椎、曲池、中極、三陰交、隱白。

2.拔罐方法:刺絡拔罐法。曲池、大椎及隱白三穴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出血量以3~5毫升為度,餘穴拔罐,留罐10分鍾,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四、足浴療法

【氣滯血瘀型】用青皮、烏藥、益母草各30克,川芎、紅花各10克。加入2升左右的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煎煮30分鍾,等藥冷卻至50℃時連渣倒入盆中泡腳。

【陽虛寒盛型】用肉桂、丁香、烏藥、當歸、川芎各15克,幹薑、小茴香、吳茱萸各6克,食鹽少許,煎水泡腳。

【氣虧血虛型】白芍、當歸、川芎、熟地、白術、杜仲、黃芪各15克,飴糖適量,煮水泡腳。

五、飲食療法

1.烏骨雞湯

【原料】烏骨雞1隻,當歸、黃芪、茯苓各9克。

【做法】將雞洗淨,去髒雜,把藥放入雞腹內用線縫合,放砂鍋內煮熟,去藥渣,加入調味品後食肉喝湯,分2~3次服完。月經前每天l劑,連服3~5次。

【功效】健脾養心,益氣養血;適用於氣血不足而致月經過少,經色稀淡,頭暈眼花,心悸怔忡,麵色萎黃,少腹空墜,舌質淡紅,脈細。

2.歸地燒羊肉

【原料】羊肉500克,當歸、生地各15克,幹薑10克。

【做法】羊肉洗淨,切塊,放砂鍋中,並入洗淨之藥及醬油、鹽、糖、黃酒,清水各適量,紅燒至肉爛,可常服。

【功效】溫中補虛,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所致月經量多,色淡質虛,麵色無華,神疲氣短,懶言,舌質淡,脈弱無力。

3.生化蜜膏

【原料】當歸、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薑5克,白蜜50毫升。

【做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功效】活血化瘀,溫經調經;適用於瘀血停滯所致月經過少,色紫黑,有血塊,小腹脹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點,脈細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