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奶奶的體重減少了好幾斤。看著奶奶消瘦的麵容,我懂得了奶奶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愛。⑤我心裏想,我不能唱下去了,要是再這樣,奶奶就會累病的。想到這,我哭了。我想,奶奶對我的付出,我一定要報答回來。

①這樣的開頭方法是同學們在習作中經常使用的。需要注意的是,語言要簡潔。“擔心”應該改為“難忘”,這樣才切題;“那還”是多餘的文字,刪去。

②建議把“記得有一次,早上”改為“記得有一天早上”。

③注意:可有可無的文字一律去掉。畫線部分多餘,刪去。“早來”不確切,應該是“早早來到學校”。

④加上括號內的文字,上下句意思才更連貫。

⑤心理活動描寫是必要的,但要把語言組織好。這裏用了兩次“我想”(“心裏”二字是多餘的文字),應該把所想的內容放到一起寫,並盡量使語言簡潔。⑥過了兩個星期(去年寒假的一天),我發高燒。白天燒了一天,到了晚上更重了。奶奶背著我上醫院。那天天下著大雪,堅硬的雪粒無情地打在奶奶的臉上,可奶奶一點也不怕。從醫院回到家裏,我很快就睡著了。醒來後,看見奶奶倒在我的床邊睡著了,⑦我感動得哭了。

⑧有這樣的好奶奶真是我的福分!我奶奶是我終生難忘的人。你們有這樣的奶奶嗎?⑥用“過了兩個星期”表示時間,不是很清楚。從什麼時候開始算的呀?不如改為“去年寒假的一天”,這樣,還可為後麵“天下著大雪”作一下鋪墊。

⑦又一次出現“我”“哭了”(前麵已出現過了),這樣寫,顯得語言貧乏。可以改為“我的兩眼濕潤了”,或者“我感動得落下淚來”。

⑧首尾呼應,輕鬆自然。用自己的感受表達對奶奶的感激之情,這樣寫好。

指導老師劉忠學

這是一篇記人作文。

記人離不開敘事,這一點,同學們一定知道。本文小作者通過兩件事——“起早做飯、貪黑接我”和“護理患病的我”,刻畫出奶奶善良、無私的思想品質。雖然作者仍沒有跳出“生病”“午夜送醫院”的套路,但由於飽含真情,讀來仍給人以真實的感覺。這是本文成功之所在。

本文的不足是很明顯的。

一是沒交代為什麼總是奶奶來照顧我。同學們在寫作時要注意:自己很清楚的事,讀者未必清楚。因此,必要的交代不可少。比如,“爸爸媽媽在外地工作,我從小就在奶奶身邊長大”,短短二十個字,就可以彌補上述不足。

二是缺少外貌描寫和語言描寫。應該在第一自然段結束時,插入一段人物(奶奶)的肖像描寫。比如,“奶奶已經60多歲了,身體微胖,臉上總是掛著笑容,一看就知道是位慈祥的老人。”(注意:寫人物的外貌時,應該為塑造人物的思想品質服務。就此文而言,應該著重突出“慈祥”二字)接著,還可以寫一句過渡的話,“奶奶對我可關心了”,用這句話,作為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即過渡段),這樣,下麵再寫事例,就更順理成章了。

另外,要“讓人物說話”,語言描寫是記人作文不可缺少的。

同學們,拿起你的筆,試著修改一下這篇作文,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