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蘇藝
12月12日星期五晴
我是個喜歡亂花錢的孩子,每天書包裏都帶著錢。今天放學後,我又跟著同學到附近的小商店買零食吃。可是手剛碰到錢包,我就想起上周發生的那件事,手便不由自主地縮了回來。
那天,媽媽領我逛商店。我看見櫃台裏擺放著一雙漂亮的旅遊鞋,便纏著媽媽給我買。媽媽一看標價“100元”,便說太貴了。我卻滿不在乎地說:“真小氣,才100元,有什麼貴的?”一句話使媽媽大為震驚。她說:“爸爸媽媽掙錢不容易,就是生活很富裕,你也應當節儉啊!”
當天晚上,媽媽把我叫到身邊,從錢包裏抽出100元錢遞到我手中,說:“下星期我打算讓你來當家,安排一家人的生活,你同意嗎?”我接過錢,高興地說:“沒問題!”說完我便把錢放在自己的小錢包裏,心裏還默默地告誡自己:開頭緊一點,周末鬆一鬆。第二天,我便開始當家了。
早上媽媽要20元錢買菜,我高興地給她了。晚上回來,媽媽把菜一樣樣地拿給我看。我把菜名和價格分別記在賬本上,然後算了一下,20元還剩0.5元。吃晚飯時,爸爸說:“喲,今天的菜挺豐盛,還不喝點酒高興高興?藝藝,下去買瓶酒去!”我去買了一瓶啤酒,花了4元錢。這樣一天算下來一共花了23.5元。
第二天花了29.5元。
第三天因為媽媽過生日,去飯店吃飯花了39元。
回到家我一算,不得了了,才兩三天就花了92元!明天和後天該怎麼辦?這時爸爸媽媽又來要錢了。我生氣地大聲嚷道:“你們怎麼能這樣花錢啊?才幾天呀就花了92元,不給了!”爸爸“撲哧”一聲笑了:“怎麼樣?當家不容易吧?”我恍然大悟,原來他們是用這種方式來教育我要節儉啊!
“花錢容易掙錢難”,第一次當家對我的教育勝過爸爸媽媽的萬語千言。
指導教師於永慧
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尤其是現在的孩子,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很難體會到當家的不易。小作者的父母真可謂“教子有方”,通過讓孩子親自當家理財,讓孩子切身體驗到“花錢容易掙錢難”的道理,從而教育孩子學會節約,懂得珍惜。
文章敘述條理清晰,語言精練流暢,結尾點題,簡短有力,給人以渾然一體之感。
你有沒有體驗過“當家”的感覺?這其中有怎樣的快樂和辛苦呢?想一想,父母為什麼要給你這個當家的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