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莊安琪

1月17日星期六晴

今天是周末,為了買到自己中意的資料收集本,我讓爸爸開車送我去市區文具店,還說好我自己乘車回家。在文具店裏,我看中了一本八元九角錢的精裝筆記本,便買下了它,找回來兩枚硬幣——一枚一元的,一枚一角的。真巧,這下有乘車的零錢了。我把它們放進口袋,樂滋滋地上了公交車。

公交車從去年開始實行無人售票。車上人很多,我隨著上車的人流順手把硬幣投進售票箱,就找了個位置站好,左手習慣性地插進上衣口袋裏。

咦,怎麼回事?我的手分明碰到了一枚光滑堅硬的硬幣,掂在手上挺有分量的,不用看也知道是一元的。那麼剛才我用什麼買車票了?我翻遍口袋也找不到那枚一角的硬幣。不用多說,它大小跟一元硬幣差不多,我肯定把它投進售票箱裏去了!可是司機叔叔怎麼沒發現?對了,一定是上車的人太多,他忙不過來。頓時,口袋裏的那枚一元硬幣像個燙手的山芋,讓我全身發熱,臉一定也是“紅於二月花”了。

怎麼辦?是勇敢地把錢補上,還是在這兒如坐針氈卻要裝得若無其事?可要是補上了,別人會認為我是故意拿錯的;要是不補上,我怎麼麵對我們班的誠信倡議書?怎麼以學校小記者的身份請老師和同學談對誠信的看法?望望窗外,公交車已經行駛到電力大廈了,下一站我就到家了。“快補票,別多想了!”心中一個斬釘截鐵的聲音震醒了我。

我取出那枚一元的硬幣,擠到售票箱旁鄭重地投了進去。司機叔叔轉頭看了我一下,問道:“小朋友,你怎麼交了兩次錢?”“我剛才拿錯了,交的是一角錢,現在我補票。”我坦然地回答。頓時,車廂裏傳來一陣由衷的讚歎聲:“這孩子不錯,很誠實。”“挺有勇氣的。”我知道我做對了,當然並不是因為有人讚歎。

車到站了。下車時,我暗自慶幸——我沒把誠信丟在那無人售票的公交車上!

指導教師蔡娟娟

小作者從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入手,把自己的一段講誠信的經曆寫得真實感人,特別是文中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把小作者矛盾的內心活動刻畫得淋漓盡致,讓讀者感到真實、自然。

講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查找資料,為我們講一個誠信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