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花間集卷一(2 / 3)

南鄉子

羅襪錦茵重。葉葉銖衣不耐風。去似彩雲來似夢,匆匆。腸斷回廊細語中。愁倚畫樓東。六曲屏山燈影紅。月自徘徊花自笑,朦朧。孤負爐香徹夜濃。

小重山

長板橋頭碧浪柔。幾年江表夢,恰同遊。雙蘭又放小簾鉤。流鶯熟,嗔喚一低頭。花落後庭秋。蔣陵煙樹下,有人愁。玉簫憑倚剩風流。烏衣燕,飛入舊紅樓。

芝麓詞,尤西堂盛稱之,以為如“花間美人,自覺嫵媚”。然餘觀《定山堂》一集,小令無多。構思造語,幾於俗豔。且蕪詞累句,隨在而是。錄此四闋,猶不違典雅。

宋徵璧

宋徵璧,原名存楠,字尚木,江南華亭人。明崇禎十六年進士。入清,官廣東潮州府知府。有《三秋詞》,未見傳本。徵璧與兄存標,弟徵輿俱有文名,時稱“雲間三宋”。

五首

浣溪沙

小院沉沉春未央。大堤垂柳複垂楊。折來金線幾多長。半卷畫簾招乳燕,戲燒銅鴨試沉香。閑尋難字問檀郎。

醉花陰

豆蔻梢頭花半吐。欄畔霏微雨。一炷水沉香,六曲銀屏,人在深深處。綠紗窗遞春鶯語。密約防鸚鵡。無語暗銷魂,翠幕朱樓,橫鎖相思去。

浪淘沙

銀蠟一重重。寶鴨香濃。珠簾和月照朦朧。戲賭荔枝翻玉局,愁聽疏鍾。紅襪係酥胸。褥隱芙蓉。綠雲輕與卸金蟲。釵膩鬟鬆還不整,偏愛飛蓬。

小重山

灩灩紅潮弄碧篙。莫愁雙槳動,舞纖腰。鳳皇台上共吹簫。從別後,弦管不曾調。煙雨散無聊。江山還突兀,鎖金焦。春江花月可憐宵。隋堤上,楊柳自魂銷。

青玉案

水晶簾動雲屏展。奈庭際,紅深淺。九十韶光風雨算。尋香池館,踏青巷陌,不許人相見。安排腸斷回嬌盼。轆枝頭春意亂。應是惜春增繾綣。深深蜂蝶,雙雙鶯燕,辜負憑欄遍。

宋徵輿

宋徵輿,字轅文,號直方,江南華亭人,順治四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副都禦史,有《海閭香詞》。

十首

《鳳想樓詞》

謁金門

風著力。吹散暮天雲碧。樹杪未收殘雨滴。斜陽光幾尺。歸燕空梁對立。自說晴春消息。不卷一簾芳草色。香階人斷跡。

陳子高雲:“小樓山幾尺。”此勝之。

望江南和湘真二

思往事,都在酒杯中。羅帳幔懸金鏡月,瓊窗半鎖玉簫風。殘夜落輕紅。

無限意,花月自春秋。芳草半隨遊子夢,東風偏惹玉人愁。愁夢幾時休。

浪淘沙

雁字起江幹。紅藕花殘。月明昨夜照更闌。酒醒忽驚秋色近,回首重看。零落曉風寒。鄉夢須還。鳳城衰柳不堪攀。木落秦淮人欲去,無限關山。

《篋中詞》作“回首長安”,疑譚複堂所改,甚謬。

小重山

春流半繞鳳皇台。十年花月夜,泛金杯。玉簫嗚咽畫船開。清風起,移棹上秦淮。

客夢五更回。清砧吟塞雁,渡江來。景陽宮井斷蒼苔。無人處,秋雨落宮槐。

南鄉子

睡起點青螺。愁落眉峰損翠蛾。人正斷腸花又落,蹉跎。桃李何年對綺羅。朱碧暗消磨。惱亂橫秋一寸波。病逐春來春自去,無多。幾陣東風夢裏過。

蝶戀花

寶枕輕風秋夢薄。紅斂雙蛾,顛倒垂金雀。新樣羅衣渾棄卻。猶尋舊日春衫著。偏自斷腸花不落。人若傷心,鏡裏顏非昨。曾誤當初青女約。隻今霜夜思量著。

“人若傷心”句,即李長吉“天若有情天亦老”之意,《倚聲集》、《篋中詞》均作“人苦傷心”,非也。

臨江仙

紅葉落時秋色盡,空山千裏雲平。人煙幾點亂天晴。一灣流水急,半壁夕陽明。月滿枯林霜滿地,西風過處無聲。碧雲樓上坐調箏。冰弦嬌火鳳,玉指放春鶯。

秋色盡,原作“秋盡也”,今為改定。

青玉案

金塘雨漲輕煙滑。正柳陌、東風活。閑卻吳綾雙繡襪。滿園芳草,一天花蝶,可奈人消渴。暗彈珠淚蜂黃脫。兩點春山青一抹。好夢偏教鶯語奪。落紅庭院,夜香簾幕,半枕紗窗月。

江城子

珍珠簾透玉梨風。暮煙濃。錦屏空。胭脂萬點,搖漾綠波中。病起看春春已盡,芳草路,碧苔封。漫尋幽徑到吳宮。樹青蔥。石玲瓏。朱顏無數,不與舊時同。料得夜來腸斷也,三尺雨,五更鍾。

雲間三宋齊名,樂府尤推小宋。子建入清不仕,史家列之明人。尚木集本未見,從諸選本中取錄五闋。轅文與陳臥子、李舒章合刻《幽蘭草》,揄藻揚芬,無可軒輊。雲間詞派,定於三家。自朱、厲尊南宋,佞薑、張,詞風一轉,知吾鄉有宋氏昆季者,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