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不騫
高不騫,字槎客,別號蓴鄉釣師,江南華亭人,康熙朝官翰林院待詔。有《羅裙草》五卷。曹貞吉稱其詞“出入於玉田、碧山,而細膩過之”。
四首
《羅裙草》
更漏子
酒初闌,鴉便起。月色半消衣袂。牽露柳,剪煙條。玉驄當戶驕。棗林南,江水北。後夜孤眠山驛。菱葉港,藕花池。逢君又幾時。
山花子
脈脈紅顏淡曉霞。講台南畔那人家。身似西泠蘇小小,最夭斜。歌管夜闌聲入細,畫船歸去拓窗紗。笑指山塘燈影裏,數名花。
踏莎行
落日城隅,吹煙亭堠。澄澄碧浪鋪絞繡。不須飛雨暗江村,風光已到重陽候。白雁縈心,黃花在手。停橈且釣壚頭酒。清歌一片武丘來,家家水閣垂紅袖。
蝶戀花
帳底香殘雲夢歇。鵲轉簷牙,影落西南月。一行短簾剛半揭,新寒衣袂新愁結。隔柳遙聞江上楫。便欲拿來,渡口尋桃葉。臨水欄杆空百折。銷魂往事無人說。
高槎客與宋轅文同時。轅文壽止五十,槎客逾八十。《羅裙草》五卷,多南宋近慢,已入竹垞牢籠,蓋晚年作也。右小令四闋,猶存北宋聲情,則早歲裏居所作,選家皆不取也。
張淵懿
張淵懿,字硯銘,一字元清,號蟄園,江南青浦(今上海市青浦縣)人,順治十一年舉人,有《月聽軒詩餘》,又與田茂遇同選《清平初選》,為明末清初雲間派詞選集(坊間石印本改名《詞壇妙品》)。
七首
《月聽軒詩餘》
歸自謠
殘月白。月下行人衣一色。金鞭玉勒垂楊陌。重簾未卷重樓寂。空相憶。分明有夢巫山隔。
雙調望江南二
江南好,金穀少年遊。勸我深杯偏放誕,嗔人小謔故嬌羞。百喚不回眸。燈影裏,微動眼波秋。銷恨有心催點拍,為歡無計索藏鉤。忍笑隻低頭。
江南好,永夜月初圓。錦帳簇紅春似水,玉缸凝碧酒如煙。密坐近嬋娟。更靜後,燭影照誰邊。悄地藏嬌兜風屟,倩人扶醉覓花鈿。來往翠屏前。
小重山
日染花枝露欲收。輕攏殘鬢影,不梳頭。曉風催燕出紅樓。欹翠羽,閑語待簾鉤。無計送離愁。欄杆空倚遍,幾時休。煙波搖蕩渡前舟。楊柳外,春浪拍天浮。
臨江仙
風卷亂鴉衝霧去,綺窗人對香篝。篆煙微嫋畫屏幽。半簾垂曉日,雙笑隔朱樓。惆悵不堪還極目,惜花翻為花愁。木蘭船下水空流。暗催青鬢老,腸斷白秋。
蝶戀花
盤頭鬒發新編綴。翠簇珠攢,壓鬢香貂膩。宮樣雲袍長窣地。桃花細馬玲瓏轡。窄窄錦靴銀鐙墜。麵澤唇朱,秀色天然麗。不道客懷牽惹易。金魚池上群遊戲。
此詠滿洲婦人也。當時新見,為閨詞絕妙資料。
漁家傲
野草萋萋深百尺。遠山一抹晴雲積。午睡覺來愁似織。孤帆直。遊絲繞夢飛無力。古渡人家煙水隔。鄉心撩亂垂楊陌。鴻雁自南人自北。風蕭瑟。荻花滿地秋江白。
硯銘小詞,懷蘭握荃,不落凡近。《清平》一選,所錄多雲間詞家,殘璧零珠,賴以不滅。亦雲間詞派之功臣也。《月聽軒詩餘》一卷,在《百名家詞抄》中,恐非全帙。小詞無幾,故不克多取。
魏學渠
魏學渠,字子存,嘉善人,順治五年舉人,官刑部主事,有《青城詞》三卷。
六首
《青城詞》
阮郎歸
雕欄曲檻雨絲絲。棠花三兩枝。樓中歎息畫簾低。含情知為誰。羅袖薄,曉風吹。殘紅踏作泥。梁間雙燕語斜暉。阮郎歸不歸。
畫堂春
高樓暝色與雲平。誰家偷弄銀箏。西風初試粉香城。葉葉聲聲。簾外新添蛩語,煙中偏肅鴻翎。枕前聽碎不分明。總恨飄零。
柳梢青
花鎖千門。昭陽日暖,燕語溫存。采綠煙輕,采蘩風軟,春去無痕。萬般惆悵誰論。空冷落,霓裳舊恩。鸞鏡休妝,鳳衾羞整,獨立黃昏。
少年遊
雨過重陽,柳橋月小,殘雁送新涼。幾日晴川,三旬沙市,無夢聽更長。秦箏寫盡離人意,風急近瀟湘。嶺接吳雲,江連越水,畢竟是他鄉。
鷓鴣天
細雨廉纖翠欲浮。柳煙堤外弄絲柔。一枝殘杏連人瘦,百莖幽蘭入夢愁。搴繡幌,倚妝樓。銜泥玉剪凍花郵。從今怕向長幹望,催起春波擁淚流。
踏莎行
花落香堤,煙籠芳樹。遊絲不綰春風住。韶光一別便經年,經年情緒誰為主。燕啄新苔,鶯啼舞絮。銷魂莫向登高處。遠山隻解送愁來,停雲又斷人歸路。
子存《青城詞》三卷,傳本絕少。其詞多至四百闋,小令居三之一。才力未濟,瑕瑜間出。諸家選本,多略其令詞,因采錄六首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