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家長把孩子平時愛說的大話用錄音機錄上,再放給孩子聽,讓他聽聽,觀察他的反應。仔細分析這些大話到底錯在哪裏,比如說誇大其詞,根本無法完成等等,讓孩子知道大話常常沒有根據。
周四:全家作一個遊戲,讓父母的一方扮一個愛說大話的動物,這個動物總愛在別的動物麵前吹一些它如何如何能幹,能表演好多別人不能做的動作等。有一天,小動物們召集起來觀看它的表演,而它卻一個動作也做不好,從此,它失去了好多小朋友,特別孤單。通過遊戲表演,使孩子明白,說大話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會自食其果。
周五:家長再給他選一個關於說大話的故事,多次講給他聽。然後,再召集幾個小朋友來家裏玩,讓孩子講給他們聽,講完後,進行討論,以進一步明確說大話的危害性。讓孩子表示一下決心,今後不再說大話。
周六:家長有意講一句大話,觀察孩子的反應,確定他改正的程度。如果孩子提出家長說大話了,家長立即改正,並對孩子表揚。如果孩子沒有察覺,就要提醒孩子注意觀察別人說大話的情況。布置作業,寫一篇關於改正說大話的作文。
周日:總結一周的情況,進行評比,看看誰的紅花多,進行表揚鼓勵,下周繼續比賽。讓孩子說說自己的體會,完成作文。
(家長可根據孩子具體情況按七天計劃思路添加、更改、重複有關內容)
[家長必知]
1.了解特點,積極引導。
兒童好奇心很強,這是其想像力的起點,它能推動人去探索創造。家長遇到孩子說大話的情況要具體分析,是純粹的“吹牛皮”,還是由兒童的想像特點而致。如是前者,要指出其不正確的地方進行教育;如是後者,就要積極引導,既要保護他們對事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要豐富孩子的知識,指出其想像的現實可能性。培養想像力,促使孩子認識到想像和現實的差距。如果家長不加分析,一概而代的批評,很有可能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2.提高修養,以身做則。
家長要幫助孩子盡快改掉說大話的 習慣,首先要檢查自己,如有此習慣,立即改掉,如果一時難以克服,當著孩子的麵一定不要再說,以起到表率作用。
3.糾正錯誤認識,杜絕不良習慣。
有些家長不僅不以吹牛為恥,且以此為榮,認為這是一種本事,是語言表達能力強的表現。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小,說大話也無妨,長大後自然就改掉了。其實不然,說大話愛吹牛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如果不及時引導、糾正,等到根深蒂固以後,就很難改正,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可能會形成假、大、空,不事實求是的工作作風,將遺害終生。
周三:家長把孩子平時愛說的大話用錄音機錄上,再放給孩子聽,讓他聽聽,觀察他的反應。仔細分析這些大話到底錯在哪裏,比如說誇大其詞,根本無法完成等等,讓孩子知道大話常常沒有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