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做“釣魚的小貓”(1 / 2)

人們管這種鳥叫白頭翁。

每天,在森林裏都可以聽到白頭翁的叫聲,那聲音又淒涼又傷感:“媽媽、媽媽、你在哪——白頭、白頭、白了頭——白頭、白頭、白了頭——”。

詢問孩子:這個故事說的是什麼呢?你學到了什麼?

[家長必知]

要幫助孩子矯正見異思遷的不良習慣,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家長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培養孩子的有意注意。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大腦發育日趨成熟,保持有意注意的時間會逐漸遞增。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為孩子創造一些條件,經常要求他們做一些與其年齡相適應的活動,以鍛煉其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如,規定出每日必須完成的任務,並要求做到善始善終,這些任務可以是生活方麵的,也可以是勞動方麵的,還可以是關於閱讀的等等,采用各種形式,逐漸延長其有意注意的時間,培養專一精神。

2.提高活動能力。

現在有些父母過分關心孩子,既幫助他吃飯穿衣,又幫他動腦子解決問題,不注意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一旦放手讓孩子玩一種玩具,拚裝幾樣東西,他就會感到手足無措,玩不出什麼新花樣,很容易被別人吸引過去。為此,父母要在平時多鼓勵孩子勤於動腦、善於動手,使他具有一定水平的活動能力,減少見異思遷的機會。

[七天計劃]

周一:給孩子講故事,教育他做事要認真專心,堅持到底,不能受別的人或別的事幹擾。這個故事讓孩子自己再講一遍,加深自己對故事的認識。

周二:父母和孩子各自玩一個遊戲,分別扮演不同的人物,當孩子有見異思遷的現象時,父母要及時結合他的行為指出這樣做是不對的,要求他以後要學著專心幹自己的事情。

周三:有意識地給孩子布置一項任務,如讓他看書,一定要達到一個小時,之後觀察他的行為,看看他能否堅持。堅持了就表揚他,如果不能堅持,就讓他回憶自己的行為。

周四:請幾個小朋友來家裏玩,分別給他們布置一項任務,學習、寫字、勞動,以此觀察孩子在完成過程中能否做到專心致誌、堅持到底。

周五:重複周三的事情。之後,父母和孩子同時幹一件事情,事先要求做到,獨自完成,不要半途而為,並互相監督,看誰做得最好。父母故意半途而廢,這時讓孩子提出批評。讓孩子想一些故事教育父母做事要持之有恒,促使孩子盡快改掉見異思遷的不良習慣。

周六:重複周一的故事,但讓孩子寫一篇讀後感。重點談談自己這幾天的表現。

周日:總結一周的情況,對孩子的進步給以表揚,由於孩子有了進步,讓孩子提一個合理的要求,予以滿足。

(家長可根據孩子具體情況按七天計劃思路添加、更改、重複有關內容)

人們管這種鳥叫白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