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獅子在草原上覓食,由於驕傲大意,掉到了獵人暗藏的羅網中,獅子又滾又咬又扭,了無論他怎樣掙紮,那張羅網仍然如故,甚至越來越緊。獅子見無法逃脫,就狂怒地大吼起來。
他這一吼,整個大草原就都聽到了。
動物們紛紛轉告著獅子陷入羅網的消息,可是,由於獅子平時的驕狂有蠻橫,得罪了許多動物,所以,沒有一個動物出麵救他。獅子看這情景開始失望了。
這時,那個又小又醜的地老鼠走到了獅子麵前。獅子看看地老鼠,說:“死老鼠老弟,你救救我吧。如果讓獵人捉走,我就完了。”
地老鼠拍拍獅子的頭,說:“獅子大王,別著急,我是專門來救你的。我很快就會讓您出來的。”說完,他就用牙齒咬那羅網,隻一會的功夫,獅子就能動彈了,又過了一會,整個羅網被地老鼠咬斷了。獅子自由了。
獅子走到地老鼠麵前,感激地說:“你幫了我的大忙,讓我怎麼感激您呢?”
地老鼠搖搖頭,說:“獅子大王,您的本來的確很大,但即便是這樣,也絕對不能因此而驕傲和瞧不起朋友,驕傲的結果,是自己害自己。”
獅子聽完,不好意思地點點頭。
以後,獅子真的不再驕傲,也不再欺負別的動物了。他們都成了好朋友。
詢問孩子:你知道獅子為什麼落入羅網裏嗎?獅子的行為好不好?
[七天計劃]
周一:家長給孩子講故事,講完以後讓孩子自己回答問題,家長說明驕傲自滿是一個不良的習慣,使孩子懂得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道理。
周二:有意讓孩子幹一些事情,比如簡單的刷碗掃地等,等孩子做完並且很是得意的時候,再讓他幹一件更難的事情,開啟洗衣機洗衣服,當他感到束手無策的時候,父母及時進行教育,讓他知道他並非是萬能的,世上還有很多他不會做的事情,有許多需要學習的東西,做對一些事情就驕傲自滿是不良的習慣。
周三:講科學家牛頓的故事,用他的名言“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來曆,讓孩子了解科學家謙遜好學的精神,激發他改正不良習慣的信心。
周四:給孩子出一道作文題,關於自己如何克服驕傲的故事,針對孩子的作文進行一次談話,討論一下驕傲會給人帶來什麼壞處,比如龜兔賽跑的時候兔子因為驕傲為什麼輸給了烏龜?仔細分析原因,聽聽孩子的觀點,家長最後總結一下,以加強孩子的認識。
周五:安排孩子完成掃地用洗衣機洗衣服,做完以後,家長適當表揚,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沒有得意,針對這一情況再次表揚。
周六:結合這幾天還自己的實例,重新講一遍故事,闡述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道理,使孩子進一步明確驕傲是不良習慣。
周日:對一周情況進行總結,表揚孩子的進步,指出不足之處,並提出新的要求,讓孩子寫一篇自己一周如何克服驕傲這一不良習慣的作文。
(家長可根據孩子具體情況按七天計劃思路添加、更改、重複有關內容)
[家長必知]
1.表揚是父母對孩子行為的一種積極評價,如果運用得恰如其分,就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增強自信心,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和行為標準則,但如果不管孩子幹了什麼,說了什麼,一概用表揚來評價就會說表揚變成恭維,從而混淆了是非觀念,長期這樣,孩子隻愛聽好話,不愛聽批評,變成不虛心易驕傲的人。為此,家長在表揚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有準則,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使孩子能根據父母的話語作出正確的是非判斷,另外,在表揚孩子的時候最好能伴隨著提出一些具體要求,如媽媽看見孩子主動地掃地,就說今天你幫媽媽掃地了,真是個好孩子,以後每天對能幫媽媽幹點活就好了,這樣既肯定了孩子的表現,又使孩子不滿足已有的成績,從而有利於克服驕傲情緒。
2.在日生活中,家長要時刻注意孩子的言行,當孩子有沾沾自喜的苗頭時,要及時提醒,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唱給他講一些這方麵的故事.兒歌以進行行為教育對那些生活在優越環境中的孩子更要注意經常教育他們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多在精神境界方麵要求,盡量杜絕他的虛榮心和驕傲情緒。
不久,獅子在草原上覓食,由於驕傲大意,掉到了獵人暗藏的羅網中,獅子又滾又咬又扭,了無論他怎樣掙紮,那張羅網仍然如故,甚至越來越緊。獅子見無法逃脫,就狂怒地大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