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我的糊塗孩子,你是給媽媽找醫生的啊,哪是給牛伯伯請醫生呢。”媽媽說。

“糟糕,記錯了,”大馬猴一拍頭,“我再去叫山羊爺爺。”大馬猴正要出門,山羊醫生走進來了。

“孩子,你這毛病什麼時候能改呢?”媽媽說:“山羊醫生,您看有什麼辦法嗎?”

山羊醫生給媽媽看完病,說:“你別擔心,讓馬猴不忘事很簡單。隻要對任何事都用心記就行了。真正用心記事,沒有記不住的。”

在一邊的大馬猴點點頭。

從此,大馬猴凡事都用心去記,一遍記不住,就記兩遍。愛忘事的毛病真的改好了。

詢問孩子:平時你是這樣的嗎?

[七天計劃]

周一,父母告訴孩子愛忘事是一個不良習慣,有些事如果忘了會耽誤大事的。以後無論誰告訴的事情都要努力記住,做一個記性好的人。主要是講故事,讓孩子談自己的心得體會。從孩子的心理認為這是不對的。

周二,告訴孩子一件事情,過一定時間進行檢查,看看他是否忘了。如果沒忘要及時表揚他的進步,忘記了就要適當批評。教給孩子一個簡單的記憶方法,即把自己很難記住的事情在日曆上做個記號。如畫一些自己能看懂的圖,以此來加強記憶。

周三,全家立一個規矩,規定凡是別人要求自己做的事情一定要記住,誰也不能忘了,並互相監督。忘一件事就扣一分。如果把一天的事情都沒忘記就得一朵紅花。

周四,交給孩子列計劃的習慣,比如找一個本子專門記事,每一天幹什麼都不厭其煩地記上,晚上檢查看看那一件忘記了。

周五,讓孩子自己總結一下自己幾天來的情況。家長表揚孩子的進步。同時給孩子講一個故事,說明不忘事也是聰明的一個表現,激發孩子的記憶興趣。

周六,家長有意給孩子布置幾件事情,要求他告訴某個小朋友,然後觀察他能否做到。在今查他是不是用本字記上應該辦的事情。及時發現及時表揚。

周日,家長總結一周情況,對孩子的進步給以表揚,並提出進一步的要求。讓孩子自己講一個關於愛忘事的故事。寫一篇作文,算是總結。

(家長可根據孩子具體情況按七天計劃思路添加、更改、重複有關內容)

[家長必知]

愛忘事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如不及時糾正,有可能對孩子將來的成長有不良影響,家長要注意做到以下幾方麵。

1.家長要了解孩子的記憶特點,在給孩子講事情時,盡量形象、通俗一點,對於那些難以理解的事物,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幫助孩子記憶。在關鍵的地方可以用語調的變化加以強調,還可以用一些形象的手勢動作來輔助,從而提高孩子的記憶興趣。

2.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善於培養孩子的有意記憶和意義識記的能力。如:帶孩子上公園,事先可以對孩子提一些要求,讓他把看到或聽到的事情記住,回家後通過回憶講出來。另外,還要培養孩子善於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如:在教孩子背兒歌時,首先讓他理解兒歌的內容,可以把兒歌編成一個故事講給他聽,把記憶內容同他的知識經驗盡量聯係起來。這樣就很容易記憶了,堅持下支能培養他的記憶能力。

3.一般說認真聽是記得牢的一個前提,平時父母要讓孩子多聽,聽一些故事、兒歌等,記憶下來進行複述。經常這樣練習,可以有效地提高聽和記的能力。

“什麼? ,我的糊塗孩子,你是給媽媽找醫生的啊,哪是給牛伯伯請醫生呢。”媽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