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雀對媽媽說:“媽媽,今後我再也不做不愛說話的孩子了。”
從此,森林裏到處都能聽到小山雀嘹亮的歌聲了。
詢問孩子:不愛說話的習慣有的時候真是耽誤是啊,你有這個不良習慣嗎?
[七天計劃]
周一,家長從即日開始,每天至少要花一小時給孩子講故事,可以是世界名著,針對名著中的情節提出一些問題,鼓勵孩子積極回答,並幫助孩子完善答案。如果他回答的不正確,切不能批評,而應引導他改正。要進行專門的豐富詞彙、加強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經過這樣一段時間的訓練,會大大提高其語言水平,從而增強其大膽說話的自信心。
周二,複述每天講的故事,鼓勵孩子多說話。同時找一個社會交往能力強的幼兒和他一起活動,鼓勵他們互相講故事、討論、一起遊戲。及時加強他們之間的協作行為。
周三,多邀請幾個小朋友與孩子一起活動,並鼓勵他大膽地與小夥伴交談以逐漸使孩子適應在小組中自如地表達自己的各種願望、要求、情感以及與小組成員很好的合作。有父母組織幾個孩子進行一次演講。請孩子當這幾個孩子複述聽到的故事。講完後鼓掌。
周四,帶孩子到大街或公園去和陌生的小朋友一起玩。事先交給孩子一些任務,例如,弄清這幾個小朋友叫什麼,幾歲了,上幼兒園沒有,在哪個幼兒園,家裏有什麼人等等。以使孩子主動交際。向媽媽彙報情況。
周五,帶孩子到朋友家,鼓勵他把自己會講的故事,講給夥伴或其他人聽。
周六,舉行周末“聯歡會”讓孩子去請幾位小朋友來家裏,父親或母親給他們講故事,教唱歌,讓孩子表演自己在幼兒園或電視上學會的各種節目。這一活動對培養孩子開朗的活潑,增強交往興趣是必要的。
周日,“玩玩做做”父母教孩子剪或折一個小動物。等孩子完全掌握了之後,提議讓他去教鄰居家的小朋。這是孩子的語言、自信、主動交往等方麵表現的機會。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寫一篇作文記錄下來。
上述活動可以經常搞下去,直到孩子愛說話為止。
(家長可根據孩子具體情況按七天計劃思路添加、更改、重複有關內容)
[家長必知]
1.要鼓勵孩子大膽地與陌生人講話。例如,當你帶孩子到工作單位時,要預先告訴孩子,“單位裏有許多叔叔和阿姨,他們可能要問你話,你要大膽地告訴你幾歲了,姓什麼,叫什麼名字,上幼兒園沒有等。叔叔阿姨會很喜歡你與他們講話的。”孩子有了思想準備,到生人問話時,就不會太緊張,而且會大膽地回答問題。
2.要和老師取得聯係,讓老師適當的多與孩子單獨交談。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當信使,給老師捎口信,創造和老師講話的機會。
3.可以先找一些性格溫順的孩子帶他玩,他們建立了友情,彼此之間的話就多了,然後再逐步擴大交往範圍,以有興趣的活動吸引他參加到集體中去。
4.要適當加強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孩子的表達能力差也是造成不愛說話的重要原因之一。善於辭令的孩子自然不會放棄說話機會的。
5.訓練開朗活潑的性格
6.多為孩子創造各種社會交往的條件和機會。
7.減少指責和心理壓力,使孩子感到輕鬆愉快,說話沒有顧慮。
8.強化孩子生動講話的行為,消除妨礙孩子說話的各種不利因素。
小山雀對媽媽說:“媽媽,今後我再也不做不愛說話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