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猩猩想了想,搖搖頭。山羊醫生又問:“吃飯之前你洗手了嗎?”
小猩猩想了想,說:“洗了,”說著話,小猩猩就又指指頭含到了嘴裏。
山羊醫生看看小猩猩被吮白的手指,說:“我明白了,你肚裏的蟲子就是吃手指造成的。”
“吃手指跟肚子裏的蟲子有什麼關係呢?”小猩猩問。
“有很大關係啊。你看,你的指甲裏有好多細菌和寄生蟲蟲卵,你把手指含在嘴裏,蟲卵到了肚子裏,再長大成蟲,寄生蟲在你肚子裏搗亂,讓你肚子疼。吃飯之前你洗手是對的,可吮手指前你可沒洗手呀,吮手指是一種很不衛生的壞習慣。”
小猩猩聽了,低下頭說:“我今後再也不吮手指了。”
從此,小猩猩真的改變了吮手指的習慣。
詢問孩子:這個故事和你的生活有關嗎?你有這個不良習慣嗎?
[七天計劃]
周一,改變單調的生活方式,用豐富的遊戲活動和需要雙手操作的玩具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調節他的神經功能。對於幼兒來說,十分需要豐富的感覺刺激來鍛煉感官的機能。孩子越是無辜的可做,環境和生活單調,那麼就越能吸吮手指,因此,通過豐富孩子的感覺活動和雙手操作活動,例如玩沙、水、橡皮泥以及拚圖、搭積木等來滿足他的心理需要占住雙手,就可以控製其吸吮手指的行為。
周二,與孩子一起用放大鏡觀察指甲縫的髒東西,討論“細菌的旅行”和引起的疾病,舉一些生動的例子說明吸吮手指的危害,使孩子對此有較深刻的認識而自覺克製。有條件的可以借一台顯微鏡,讓孩子進一步了解細菌。
周四,帶孩子拜訪他的陌生人。我們知道,當孩子遇到類似見陌生人這種緊張和不安時就可能吸吮手指。家長切不可因此就避免讓孩子接觸生人,這樣會更糟。因為會產生惡性循環。越見的人少,越畏懼見生人。偶爾見到生人,仍然會吸吮手指。所以積極的辦法是反其道而行之,讓孩子更廣泛地接觸各種人,不過在接觸之前要先對孩子說:“要見到的人,他們很好,他們非常喜歡你,他可能還要逗你玩呢。見到他們我喜歡聽到你問他們好。”類似的提前介紹會極大地減輕孩子心理的緊張感,在今後一段時間內要堅持這樣做。
周五:觀察孩子感到不勝任或者有壓力而吸吮手指時,最好不要采用批評或指責的方式處理。因為這樣會加重孩子的緊張感或壓力感而更激發他吮吸手指。積極的方法是教給孩子完成任務的有效方法,並做出係統訓練其能力的計劃:
周六,邀請1—2個小朋友到家裏做客,事先告訴孩子,在客人麵前不要吸吮手指,他們會笑話的。這樣做的目的是以同伴的社會性力量強製他不吸吮手指。在他們玩的過程中,家長密切觀察,要注意用眼神或動作提醒孩子克製自己、孩子做得好,等小客人走後,立即表揚孩子。
小猩猩想了想,搖搖頭。山羊醫生又問:“吃飯之前你洗手了嗎?”
小猩猩想了想,說:“洗了,”說著話,小猩猩就又指指頭含到了嘴裏。
山羊醫生看看小猩猩被吮白的手指,說:“我明白了,你肚裏的蟲子就是吃手指造成的。”
“吃手指跟肚子裏的蟲子有什麼關係呢?”小猩猩問。
“有很大關係啊。你看,你的指甲裏有好多細菌和寄生蟲蟲卵,你把手指含在嘴裏,蟲卵到了肚子裏,再長大成蟲,寄生蟲在你肚子裏搗亂,讓你肚子疼。吃飯之前你洗手是對的,可吮手指前你可沒洗手呀,吮手指是一種很不衛生的壞習慣。”
小猩猩聽了,低下頭說:“我今後再也不吮手指了。”
從此,小猩猩真的改變了吮手指的習慣。
詢問孩子:這個故事和你的生活有關嗎?你有這個不良習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