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罐部位]①神道區;②肝區;③脾區;④腰中區;⑤前肺尖區。若咳嗽,加拔⑥華蓋區;⑦胃脘區。
六、肺部疾病
肺部疾病包括肺結核、肺氣腫等疾病。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病,由於體質虛弱,結核杆菌由呼吸道侵入肺內而發病。古時候就有用拔罐的方法治愈肺結核的記載。肺結核的主要症狀有:渾身乏力、潮熱、後半夜盜汗,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帶有血絲或咯血、胸痛。
七、胃腸疾病
胃腸疾病包括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腸炎等消化道疾病。除了胃區以外,大腸區、小腸區都應該拔到。而且,由於胃腸的體表麵積比較大,對於兩個罐口部位交叉,沒有拔到的部位也要拔到,也要拔徹底。肝對脾胃具有疏泄的作用,胃與脾相表裏,故胃部與肝、脾有著密切的關係。五行之中,肝屬木、胃屬土,肝火盛,傷及脾胃,是為木克土。治療時,也應該在肝、脾的部位上罐。
八、痢 疾
包括各種情況引起的瀉肚。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即使是急性,也可以先上罐,每日上罐2次以上,幫助控製病情,甚至治愈,隻不過有更好的治療方法,還是采用更好的方法。慢性的情況,每日上罐1次,症狀消失後還要多拔幾天罐,鞏固效果。
九、牙痛、口臭
十、膽囊炎
膽囊炎的主要特征是右上腹疼痛並放散至右肩及背部,伴有嘔吐。
十一、肝部疾病
包括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脂肪肝等肝部的疾病。
十二、腎髒疾病
腎髒疾病可表現為水腫,水腫又稱浮腫,包括麵部、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性水腫。引起水腫的疾病主要有急慢性腎炎等。
十三、便 秘
便秘指大便次數減少和幹燥難解。便秘係由胃火盛、腸胃熾熱、氣血兩虧、陰寒凝滯所致。
[上罐部位]①臍中區;②左右腸區;③肝區;④脾區;⑤尾根區為第一組。⑥中膂區;⑦左右結腸區;⑧胃脘區為第二組。
十四、複發性口腔潰瘍
複發性口腔潰瘍易反複發作,所以,在拔罐治療時可能有病灶反應,拔罐過程中可能伴隨有低燒等現象。低燒實際上是人體內的免疫力同炎症鬥爭的表現。
十五、糖尿病
自從《根治型拔罐療法》一書出版以來,有一些勇敢的糖尿病患者堅持實踐第一的思想,勇於在自己身上實踐,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我們在本書中也有介紹。尿毒症也可以參考下麵的方法,主要在腎區和肝區治療。
十六、高血壓、心髒病、中風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常常與心腦血管病連在一起。中風也是心腦血管病的一種,包括心絞痛、腦血栓、半身不遂。它們之間的關係比較緊密。拔罐降血壓的簡單道理是:罐口部位形成負壓,其他部位的血液流向罐口部位,減輕了其餘部位的壓力,所以能夠降血壓。更深一些的道理是因為拔罐的真空淨血原理,血液淨化了,流動順暢了,血壓就會降下來。中風和心腦血管病的拔罐治療,也是這個道理。
[上罐部位]①神道區;②肝區;③脾區;④腰中區;⑤前肺尖區。若咳嗽,加拔⑥華蓋區;⑦胃脘區。
六、肺部疾病
肺部疾病包括肺結核、肺氣腫等疾病。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病,由於體質虛弱,結核杆菌由呼吸道侵入肺內而發病。古時候就有用拔罐的方法治愈肺結核的記載。肺結核的主要症狀有:渾身乏力、潮熱、後半夜盜汗,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帶有血絲或咯血、胸痛。
七、胃腸疾病
胃腸疾病包括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腸炎等消化道疾病。除了胃區以外,大腸區、小腸區都應該拔到。而且,由於胃腸的體表麵積比較大,對於兩個罐口部位交叉,沒有拔到的部位也要拔到,也要拔徹底。肝對脾胃具有疏泄的作用,胃與脾相表裏,故胃部與肝、脾有著密切的關係。五行之中,肝屬木、胃屬土,肝火盛,傷及脾胃,是為木克土。治療時,也應該在肝、脾的部位上罐。
八、痢 疾
包括各種情況引起的瀉肚。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即使是急性,也可以先上罐,每日上罐2次以上,幫助控製病情,甚至治愈,隻不過有更好的治療方法,還是采用更好的方法。慢性的情況,每日上罐1次,症狀消失後還要多拔幾天罐,鞏固效果。
九、牙痛、口臭
十、膽囊炎
膽囊炎的主要特征是右上腹疼痛並放散至右肩及背部,伴有嘔吐。
十一、肝部疾病
包括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脂肪肝等肝部的疾病。
十二、腎髒疾病
腎髒疾病可表現為水腫,水腫又稱浮腫,包括麵部、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性水腫。引起水腫的疾病主要有急慢性腎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