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節(1 / 3)

想讓上千悲傷難忍的官員們肅靜下來,話音卻無一例外地被淹沒在驚天動地的哭喊聲中。

郭清隻好耐心等待,但他實在低估了文武百官們的持久作戰能力。大家越哭越傷心,要不是被禦林軍攔著,隻怕在就一步——叩首爬進紫禁城瞻仰國泰帝遺容去了。

「眾臣聽旨——」郭清著實沒工夫幹在這兒欣賞同僚們的精彩表演,氣沉丹田高聲唱諾,展開聖旨開始宣讀。

說來也怪,所有的哭聲像是被關了水龍頭,一下子全都止住了。大家一片做痛苦抽搐狀,一邊豎起耳朵聆聽先帝遺旨。

這份國泰帝「臨終前」寫下的聖旨足足有三千多字,從他布衣從軍說起,一直講到君臨天下萬國來朝。然後,萬眾囑目的下一任繼承人的名字終於姍姍來遲,從郭清的口中說出:「太子禹龍光人品貴重,深肖膚躬,必能克承大統,著傳位放太子禹龍光——」

「什麽?!」所有人的腦袋都嗡的一聲,徹底傻了。他們從彼此呆若木雞的表情中,才敢漸漸相信自己並未聽錯,而郭清也絕不至般讀錯。那麽隻剩下一種可能:先帝臨死前神誌不清,擺烏龍了。

但國泰帝顯然不這麽認為,他在遺旨中特別指出:有鑒於太子眼下`身體有恙不能治事,所以由太子殿下(應該改稱陛下了)的原配夫人也就是如今的大楚皇後謝端儀女士暫攝朝政。一俟太子爺病體康復,便交還君權。

聽上去這麽安排乎也是個辦法。但別忘了,朝廷可不是老百姓家開的夫妻老婆店。老公生病了,老闆娘出來管事。自古以來,皇權旁落到女人手裡的記錄,有是有但絕對屈指可數。而且,那都是皇帝年幼,太後、皇後趁機專政,朝中奸人當道為虎作悵的結果。何況選了個植物人當皇帝,讓皇後垂簾聽政,這種事不敢說後無來者,但肯定前無古人。

在場的有許多飽讀史書的當朝大儒,人人都可以拿出一篇萬字論文來印證這點。

我們是奸人嗎?不是。我們是白癡嗎?不是。那為什麽皇位上坐的不是晉王或者唐王,而是隻剩下一口氣腦袋停擺了一整年的太子爺?

大臣們憤怒了。郭清卻置若同聞,繼續宣讀遺旨。原來,老皇帝早就考慮到了這點,因此特意認命蔡崇洲、郭清、葉慧山、戚封侯四人為顧命大臣,今後朝廷所有旨意必須由四大臣會商一致,皇後用印後方可頒佈實施。

最後,國泰帝在彌留之際號召全國軍民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為把大楚建設成為繁榮昌盛的偉大帝國艱苦奮鬥奮發圖強。

遺旨至此畫上了句號,可留在每個人心裡的卻是一個個碩大無比的問號。

「郭大人,這……真是先帝的遺旨嗎?」唐覺虎跪在地上抬起頭質問。

「唐老將軍,莫非你懷疑郭某假傳聖旨?」郭清語氣肅然:「陛下宣佈太子繼位的決定時,唐王、晉王、顧命四大臣和曾太後、謝皇後都在一旁聽得清清楚楚!」

他冷峻的目光掃視群臣,緩緩道:「先帝遺詔宣讀完畢,請諸大臣各自回府更換素服,今日午時在大光明殿朝拜新君!另外,原羽林將軍公孫哲奉旨調任金吾將軍,執掌京師防務。即刻起全城戒嚴,如無謝皇後和顧命大臣的手諭,任何人不得擅自離京,望諸位大人節哀順變,共度時艱。」

眾人倒吸一口冷氣,這就是把大夥兒變相軟禁,確保誰都不能跟京外的勢力聯絡。有些急於往唐王府、晉王府跑的官員,也隻好打消了念頭。

放是眾臣再次叩拜謝恩,滿懷心事地各自回家更衣。錢沛走在街上,發現到處都是全副武裝的金吾衛,除了急忙忙趕回家去的官員,幾乎見不到一個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