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運籌帷幄之中(2 / 2)

想法雖好,但實行起來太不現實。

人常說“伴君如伴虎”,這話一點不假。

崇光主持朝政後,一道莫須有的旨意,就像是一腳踩在了東夷關係線的命脈上,四條得來不易的命脈頃刻毀於一旦。

東夷求南荒,南荒出兵不及。

求西戎,西戎拒不發兵。

好容易攀上北海這條救命稻草,還被領軍的楊雲征中途倒戈,是故宗澤一馬平川直奔東夷都城,一路誰敢說些二話?

若不是橫空殺出一個劍神獨孤錯,也許以後的很多事會被重寫。

宗澤嘴皮蠕動,事關己身,所說話語不禁動容飛瀉,洋洋散散幾經讓李輝辯無可辯。

可是李輝也清楚提起這茬的後果,自然是沒有比宗澤更能知曉其中利害的,但以彼之矛攻吾之盾,最後還不是矛斷盾裂?

天下未定,群雄逐鹿,這絕不會是長久的格局。

武穆若不再居安思危,隻是一味任由別人牽著鼻子走,最終無異於伏天古國的結局。

東夷雖小,但五髒俱全。

當年他們合計以自身為誘餌,拋入迷亂的中原,引起四方諸侯國群起逐鹿,西戎和武穆常年征戰不斷,北海和西戎也暗自達成了某種共識。

唯有南荒因一條黃泥江隔在海角天涯,不然以慕容家貪圖便宜的毛病,怎麼會能靜下心不去咀嚼到嘴的肥肉?

可惜,這種局麵猶如曇花一現,虛無縹緲不可捉摸。

誰能料到崇光竟會以沒收宗澤兵權之事,挑起武穆和東夷的戰火。

東夷和武穆實力相差太過懸殊,開戰,無疑是以卵擊石。

所以其他三國均有作壁上觀的意思,自然東夷費勁周折的蓄謀也石沉大海,不見天日。

試問誰願意去押願碰石頭的雞蛋能孵出小雞?

他們都在等,等東夷戰敗,等武穆也兩敗俱傷。

可惜,宗澤白衣卿相的名聲不是虛設,還有鬼才之稱的落黑白從旁協助,更兼宗家兄弟齊心,雖然死傷慘重,但終究也將三國賊子之心壓製了下去。

可歎東夷雖有博取天下之誌,但終究不及天命無常。若非如此,多則五十年少則二十年,群雄逐鹿,鹿死誰手誰人可料?

時隔多年,宗澤再聽李輝肺腑之言,不禁冷汗涔涔而下,暗歎崇光總算稀裏糊塗辦了件英明的決策。

隻要能保住祖宗鮮血換來的基業,就算妻子兒女渙散而去,即便一將終成萬古枯朽,又有何懼?

宗澤屈身給三個空杯斟滿了熱茶,苦笑道:“可如今天下大勢早已直指武穆、北海與西戎,就算我們能等,他們能等的住?小兄弟,不是為兄誇海口,隻要西戎和北海取得共識,兩軍共進拒北城,那是遲早的事情。”

宗澤言語之中仍叫李輝“小兄弟”,倒讓年近七旬的李輝啞口無言。

魏晉州拂了一把衣袖,納悶道:“不會那麼快吧!王爺是不是也太過杞人憂天了?”

宗澤正想著如何措辭,卻聽丞相府管事疾喝道:“丞相!拒北城急報。”

宗澤臉色突變,苦歎一聲盡將熱茶潑在火盆,火盆登時白氣直冒。

該來的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