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禦與進攻戰略上,嶽元帥的大誌是收複河山,恢複故疆。因此,他用兵的根本點是放在進攻取地上,而決不是被動防禦,安於現狀。為此,他以嶽雲為騎兵統製官,培養訓練了一支精悍有術的騎兵隊伍,以作打硬仗的需要。在第四次北伐中,嶽家軍的騎兵隊伍與金兵騎兵展開了空前慘烈的格鬥。郾城保衛戰,嶽雲率部激戰一天一夜,混身上下都是血,直到把金兵打敗為止。騎兵與騎兵對抗戰,是硬碰硬的硬仗,這在古代中國戰爭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在對待俘虜態度上,嶽元帥采取了區別對待方針,力戒濫殺無辜。對偽齊、流寇及作亂部隊的俘虜,老弱傷殘者放歸故裏,並給一些路費。青壯有力者願到嶽家軍的編入部隊,不願者同樣放歸家鄉。在攻打流寇曹成時,嶽飛的戰略方針是,先"三路招降,若複抵拒,誅其酋而撫其眾。謹母妄殺。"宋史研究會會長王曾瑜教授在《嶽飛新傳》中指出,嶽帥"對願意歸降的金軍,包括女真人在內,他也采取了誠懇歡迎的態度。"當金軍高級將領韓常等歸降時,他"表示允許"。嶽元帥的寬廣胸懷,充分體現了軍事戰爭史上"仁"性原則,並使這一法則從將帥身上廣泛延用到軍事實戰之中,這是嶽飛軍事思想的一大創舉。
六、嶽元帥是最重軍紀的元帥。軍隊要有軍紀。無軍紀則不成軍。無嚴明的軍紀,就沒有人民愛戴的軍隊。嶽家軍戰無不勝就是靠鐵的紀律來保證的。嶽家軍常用的六條紀律多被吸收到現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之中。嶽家軍最著名的一條軍紀是"凍死不拆屋,餓死不虜掠"。江南東、西路製置使上奏皇帝的奏章中講到:"臣到洪州,采訪物論,皆謂嶽飛提兵素有紀律,人情恃以為安。"嶽家軍在駐安徽廣德時,軍紀嚴明,不許部隊驚擾百姓。當地稱嶽家軍為"嶽爺爺軍"。江南西路沿江製置使曾製辭讚嶽家軍:"千裏行師,見秋毫之無犯,百城按堵,聞夜吠之不警。"高宗皇帝稱嶽飛軍"士馬精銳,紀律修明,鼓而用之,可保全勝",並賜詔讚嶽飛:"卿殄寇之功,馭軍之略,表見於時,為後來名將。江湖之間,尤所欣賴,兒童識其姓字,草術聞其威聲。"如今,嶽家軍的軍紀已在香港警察部隊中延用。
七、嶽飛是以身作則的元帥。嶽元帥曾講,打鐵必須自身硬。為國也好,為民也吧;打仗也好,講紀律也吧,嶽元帥說到做到,決不戲言。紹興二年,嶽家軍平曹成十萬之眾後,朝廷製辭嘉獎嶽帥道:"(嶽飛)許國忠誠,馭眾訓整,同土卒之甘苦,致紀律以嚴明。"克複潁昌後,高宗皇帝賜劄嶽元帥說:"大帥身先士卒,忠義許國,深所嘉歎。"嶽飛元帥不僅能與士兵同食共甘苦,還將家財用來買軍糧、作軍晌。他多次阻止上報嶽雲的戰功、升遷及封候的奏章。他不置房產、不納妾;精忠報國,深受將士敬佩和人民的愛戴。
總之,嶽飛是古今中外,獨一無二的偉大元帥。他的事跡,他的精神,他的作風,他的品德將與世長存。嶽飛元帥永遠是軍人的楷模!
引言,論據參考書:
1、嶽珂《金佗稡編》;
2、羅英·丁力《嶽飛》;
3、龔延明《嶽飛評傳》;
4、王曾瑜《嶽飛新傳》;
5、黃元振《後武穆事跡》;
6、皇甫中行《文化嶽飛》;
7、《中國古代戰例編年》;
8、《世界著名將帥錄》;
9、《嶽飛研究》
二OO四年十一月七日 於北京
在防禦與進攻戰略上,嶽元帥的大誌是收複河山,恢複故疆。因此,他用兵的根本點是放在進攻取地上,而決不是被動防禦,安於現狀。為此,他以嶽雲為騎兵統製官,培養訓練了一支精悍有術的騎兵隊伍,以作打硬仗的需要。在第四次北伐中,嶽家軍的騎兵隊伍與金兵騎兵展開了空前慘烈的格鬥。郾城保衛戰,嶽雲率部激戰一天一夜,混身上下都是血,直到把金兵打敗為止。騎兵與騎兵對抗戰,是硬碰硬的硬仗,這在古代中國戰爭史上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