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嶽飛精神的當代價值論綱(1 / 3)

龐士讓

嶽飛是古代的,嶽飛精神總是當代的。

紀念嶽飛,最好的紀念是傳承發揚嶽飛精神。

--作者題記

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一大表征就是代有其人的民族英雄;中國民族要加快複興,一大舉措就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嶽飛,就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民族英雄,嶽飛精神就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和寶貴財富。今天,我們用高視角、寬視線、廣視野來考量和挖掘嶽飛精神的當代價值,並將其實現到最大限度,無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一、嶽飛精神的基本內涵

嶽飛,是南宋抗金名將,是中國曆史偉人;是我國古代的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思想家和最偉大的中華民族英雄,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光榮和驕傲。嶽飛統率的嶽家軍,是抗擊金軍的中間和主力,是正義的、仁義的雄獅勁旅,是我國古代極具代表性的英雄部隊,在中外軍事戰爭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嶽飛精神,是嶽飛人格與思想、行為與業績的升華、抽象和結晶。嶽飛精神內涵宏豐,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一個核心、五個要素。一個核心是愛國主義。五個要素是盡忠報國,捍衛統一;事母至孝,教子有方;惜將愛兵,嚴明軍紀;生活簡樸,堅守清廉;好學進取,自強不息。這五個要素又可簡化為五個字,即忠、孝、嚴、廉、強。

愛國主義是嶽飛精神的核心,是貫穿和銜接整個嶽飛精神及各個要素的主線和紅線。大凡提到嶽飛,人們首先油然而生的聯想就是忠,就是愛國,就是嶽母刺字。對嶽飛來說,"盡忠報國"是母訓,也是自誓;是人生信條,也是畢生行動。身處當時曆史環境的嶽飛,忠君與愛國當然相關、相連,這很自然,也是必然。但,嶽飛的忠,首要的和主要的,不是忠於君主,而是忠於國家、忠於人民。認為嶽飛"愚忠",是對嶽飛的錯覺和誤解,甚至是一種扭曲和褻瀆;有的可能是少知盲從,有的可能是偏見成見,客觀上是認知過程中的一種上當受騙,因為這正合了乾隆皇帝等人的險惡用心或良苦用心。恰正相反,嶽飛之忠,富有理性。包括嶽飛接第十二道金牌之後而班師,也是如此。遍查中國古代曆史,又有誰敢於接連使一次公然抗旨呢?第十二道金牌到來之時,形勢已發生了突變,嶽家軍實際變成了陷於困境的孤軍,而且前又敵軍重兵的窺測,後有趙構心腹的挾製,並又糧草供給斷絕的危險,因之嶽飛審時度勢,以變應變,及時作出了理性的、明智的班師決定。此外的典型例證,不僅有嶽飛曾多次批評、抵製過賜他"精忠嶽飛"錦旗的宋高宗趙構的旨意的可貴言行,而且有他被趙構下詔罷官、賜死的可悲結局。評判曆史人物,重要的不是看他比後人少了什麼,二十看他比前人多了什麼。曆史昭示人們,無論是作為民族英雄的嶽飛本人,還是作為文化碩果的嶽飛精神,許多貢獻都是前所未有的。

時勢造就英雄,也早就英雄的精神。嶽飛精神的產生和形成,既有深厚的曆史淵源和文化積澱,更有深刻的現實背景和時代要求。嶽飛精神,是南宋時期人民意誌和民族美德的集中體現,是這個時期時代精神的經典範例和時代最強音。顯然,它是我們今後弘揚、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和寶貴財富。

二、嶽飛精神的當代價值

嶽飛是古代的,嶽飛精神總是當代的。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更要自覺體認和高度重視嶽飛精神的當代價值。

這種自覺體認和高度重視,前提是對嶽飛精神基本內涵的正確理解,基礎是對當前國內外形勢的清醒辨析。正是基於對國際形勢即世情和國內形勢即國情的清醒辨析,更增強了這種自覺體認和高度重視的危機感、緊迫感和自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