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3)

論。且此不應那落迦攝不受如彼所受苦故

述曰。自下別破。於中有二。初破獄卒等。非地獄趣。後破獄卒等。非是餘趣。就破非彼地獄趣中。略有四義。此即第一。兼破餘趣。先破當趣。簡略為言故雲且此。且此不應那落迦攝。通下四義。此獄卒等。不應是彼惡者所攝。此等不受如彼惡者所受苦故。若獄卒等。惡者所攝。如餘惡者。應受彼苦。量雲。彼獄卒等非惡者攝。不受如彼所受苦故。如人天等。或獄卒等應受彼苦。許那落迦攝故。如彼受罪者。俱舍第十一。若是有情。此果何處。彼複救言。即地獄中。彼論即以此第四難。難破彼宗。而彼但有一義破之。謂火應燒。同此第四

論。互相逼害應不可立彼那落迦此獄卒等

述曰。此第二義。此獄卒等。與破罪者。互相逼迫。能害眾罪者。若俱是彼趣。應不可說彼是受罪者。此是獄卒等。又俱那落迦。即互相逼害。如何可立彼受罪者。此獄卒等。此中二意。後解為勝 量雲。汝獄卒等應不可說為獄卒等。許那落迦攝故。如受罪者 汝受罪者應不可說為受罪者。那落迦攝故。如獄卒等 或受罪者應能逼害。那落迦攝故。如獄卒等 或獄卒等應不能逼害。那落迦攝故。如受罪者 此四比量。有所簡過。並無過失。應一一知

論。形量力既等應不極相怖

述曰。此第三義。其獄卒等。與受罪者。俱是彼攝。形量大小。及與氣力。一一既齊等。其罪受者。應不極怖此獄卒等 量雲。彼受罪者應不極怖此獄卒等。那落迦攝故如獄卒等 返破量雲。其獄卒等亦應有恐怖非自類彼趣。許那落迦攝故。如受罪者。此中宗法。簡無同喻過。所立不成等。應如是知

論。應自不能忍受鐵地炎熱猛焰恒燒燃苦雲何於彼能逼害他

述曰。此第四義若獄卒等。是那落迦攝。應自不能忍受鐵地恒燒燃苦。既不能忍受。雲何於彼處。能害餘惡者。惡者彼趣不能忍苦。不能害他。此亦彼趣。應自不能受忍彼苦。不能害他 量雲。其獄卒等應自不能忍受鐵地炎熱猛焰恒燒燃苦。許那落迦攝故。如餘造惡者。若獄卒等。不能忍苦。此量有相符者 應更立量雲。其獄卒等應不能害他造惡者。由自不能忍熱鐵地等故。如餘造惡者。雲何於彼能逼害他。亦結上次三難。俱舍十一。彼複救言。此由業力所隔礙故。或感異大種故不被燒者。此獄卒等造業。既同餘受罪者。雲何獨由業火不燒害

應立量雲。其獄卒等應火燒害。許地獄趣故。如受罪者。故今總說應自不能受鐵地等。由此四義。眾多比量。其獄卒等非彼趣攝。彼若救言若是彼趣。有如是失。是餘趣者。竟何有過

論。非那落迦不應生彼

述曰。自下第二。破是餘趣非那落迦。造惡之者。不應生彼捺落迦中。非彼趣故。如人天等

論。如何天上現有傍生地獄亦然有傍生鬼。為獄卒等

述曰。大眾正量。既見破非捺落迦攝。更不能救。見破非餘趣。第三救言。如上天處處雖是勝。猶有惡趣傍生等生。其下地獄雖惡者處。何妨得有傍生鬼生。為獄卒等。其人處等。諸趣通生。理極成立。非上勝趣。且舉天中 量雲。其地獄中。應有餘趣生。許善惡趣隨一攝故。如上天中有傍生等。鬼處有傍生。理無疑難。無不定失。彼師意說。獄卒是鬼。狗烏等是傍生。故論說言有傍生鬼。為獄卒等。舊論無等字。乃雲畜生餓鬼別類等。生地獄中。名為獄卒者。不然

論。此救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