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客觀如實,不展功掩過,不文過飾非。
在提煉上下功夫。抓住影響工作全局的重點問題來進行總結,善於取舍,有所寫有所不寫。
重在總結經驗和查找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為下一步工作積累經驗和提供警示。
講究語言技巧,增強文字駕馭能力。用最少的文字來承載最多的信息。
一氣嗬成,盡量在連續的時間內寫完,以便始終保持對情況的熟悉和思路的連貫。
通常要經曆調研與收集情況、消化材料和熟悉情況、確定思路和撰寫提綱、提綱送審和修改完善、起草、初稿送審和征求意見、文稿修改潤色、報批審定等若幹工作階段。
調研報告是黨政機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為了掌握客觀實際和工作運行情況,組織專門人員在有目的地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反映工作麵臨的背景和形勢、工作運行情況和事物發展趨勢,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供領導機關決策參考的一種公務文書。
調研報告的分類方法較多,這裏主要從常用文體的角度來綜合劃分。常用的調研報告通常包括以下四類:綜合調研報告。指對機關所有工作全麵開展調查研究所形成的調研報告,如《省人民政府研究室關於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調研報告》。
專題調研報告。指就有關專項工作開展調查研究所形成的調研報告,如《市教育局關於全市高中教育發展問題的調研報告》、《縣文化局關於文化市場管理問題的調研報告》等。
專門問題調查報告。指就有關專門的具體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形成的調研報告,如《縣環境保護局關於造紙廠汙染問題的調查報告》、《縣監察局、縣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於同誌超生問題的調查報告》等。
督查報告。也可稱為調研督查報告或督查調研報告,指就某些重大決策事項貫徹落實情況所進行的督促檢查性質的調研報告,如《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全市非公有製經濟發展工作會議貫徹落實情況的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的功能包括:準確把握情況,為領導機關提供決策信息和決策谘詢參考意見。
督促檢查落實,使領導機關的各項決策部署得以落實到實處。
總結決策落實和工作運行的成功經驗,指導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反饋決策落實情況,及時發現決策偏差和糾正決策失誤。
摸清情況,為解決特定的專門問題提供準確信息和處理依據。
調研報告具有以下特點:具有很強的谘政性,直接為領導機關提供決策依據。
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無論哪一種調研報告,總是針對一定的問題來組織調查研究和撰寫調研報告,直接有效地為工作服務。
具有較強的深入性,調研報告不同於一般的機關公文,它要力圖探索和發現隱藏在事物內部的規律性的東西。
具有一定的學術性和理論性,多數調研報告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產物。
具有明顯的務實性,深入研究和剖析客觀事物,用客觀事實說明問題。
調研報告通常由標題、序篇、正篇、尾篇、落款等五個部分構成。
標題提示調研報告的主題或主旨;序篇說明問題的來由和調查研究的目的;正篇反映調查研究的情況包括正麵情況、負麵情況和對客觀情況的研究;尾篇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
這個結構是從一般的調研報告的情況來說的,具體到不同種類的調研報告,結構會有一些差異,如督查報告和專門問題調查報告的結構就要簡單一些。
調研報告的標題有三類:第一類是公文式標題,即用“關於”、“對”等介詞結構構築的標題。
如《關於全省文化體製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關於邊疆民族地區理論宣傳教育工作的調研報告》等。這一類標題較為常用。
第二類是新聞式標題,即標題具有新聞文體的特征,如《雲南電力集團企業文化建設的啟示》,《一個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的黨支部》等。這類標題有時可用二層標題或三層標題,即有引題、正題和副題,引題引出問題,正題揭示主旨,副題補充說明相關情況。如《“雲南印象”揭開雲南模式之謎—民族文化大省建設方興未艾—關於雲南文化產業發展的調查與思考》。這一類標題用得也比較多。
第三類是論文式標題,即用富有理性思維特點的概念來構築標題。如《邊疆民族地區對外宣傳工作研究》、《誠信建設:一個需要關注的重大現實問題》等。這類標題用得較少。
調研報告的序篇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即問題的來由和開展調研工作的目的,有些特別重大的調研活動還需要簡要寫清楚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的基本情況。問題的來由要寫得比較簡潔,一般就是說明或針對什麼情況、或根據什麼工作需要、或為了什麼目的、或根據什麼機關或領導的指示,對什麼問題組織了調查研究。一般幾十字即可,情況特殊的,最多也就是一兩百字。
調研工作情況則根據調研主題的大小和重要程度來確定,調研主題比較重大或情況特殊而複雜的,調研工作情況要多寫一點,調研主題是常規工作或情況簡單的,調研工作情況要少寫一點。
調研工作情況包括怎麼組織調研工作機構,有些什麼人員參加,用了多少時間調研,在哪些地方或範圍內調研,調研了些什麼問題,用什麼方法來調研,等等。這一部分文字也不能太長,一般幾百字即可,根據主題大小不等略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