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有效的傳統自然療法,它已經在世界很多國家開展起來。
耳廓部耳舟上半段除了是指、腕、肘的代表區外,也是過敏病患的反應區,名為“敏感線”。 如病人此區出現不痛不癢的紅色小丘疹,即表示將要或已患皮膚敏感、鼻敏感類過敏疾病。
二、基本操作手法
1.對壓法
用食指、拇指置於顧客耳廓的正麵和背麵,相對壓迫貼於耳穴上的點(區),至顧客出現沉、重、脹、痛感。此時,食指、拇指可邊壓邊左右移動或作圓形移動,尋找痛、脹較明顯的位置。一旦找到“敏感點”,則持續壓迫20~30秒。也可在耳廓前麵和背麵相對貼壓兩個點進行對壓,其刺激則更大。
本法屬瀉法,是一種強製刺激手法。一般每天按壓3~5次。對於實證、年輕力壯者,這種手法對其內髒痙攣性疼痛、軀體疼痛及急性炎症有較好的鎮痛消炎作用。
2.直壓法
以指尖垂直按壓耳穴點,至患者產生脹、痛感。持續按壓20~30秒,間隔少許,重複按壓,每點壓4~6次。此法的刺激強度弱於對壓法,仍屬瀉法,也是一種強刺激手法。一般每天按壓3~5次。其適應證同對壓法。有些耳穴難以用對壓法,如下腳端(即交感)、艇角(前列腺)、大腸等穴,用瀉法時,可多用直壓法。耳甲腔、耳甲艇的穴位也常用直壓法。
3.點壓法
用指尖一壓一鬆,間斷地按壓耳穴,每次間隔0.5秒。本法不宜用力過重,以患者感到脹且略有刺痛為度。視患者體質和病症,每點每次可點壓27下。本法屬補法,是一種弱刺激手法,適用於各種虛證及慢性病,如神經衰弱、失眠、心悸、頭昏等。
4.輕揉按摩法
用指腹輕輕將壓貼的穴丸壓實,然後按順時針方向帶動穴丸處皮膚旋轉,以病人有脹、酸、痛或輕微刺痛感為度。一般每穴輕揉按摩27次。此法屬於補法,具有補虛的作用。適用於久病體弱、年老體衰及耳穴過敏者。
三、注意事項
① 防止壓丸的膠布潮濕,按壓不能過度用力,以不損傷皮膚為度,以免引起皮膚炎症。
② 冬季凍瘡及耳廓炎症者不宜貼敷。對膠布過敏者忌用。
③ 定時按壓比不定時按壓效果好,耳壓後有酸、麻、脹、痛、灼熱感者效果好。
④ 對過度饑餓、疲勞、精神高度緊張、年老體弱者宜輕按;急性疼痛宜重按,強刺激;一般患者宜中度刺激;孕婦可用輕刺激;習慣性流產者慎用。
⑤ 配合藥物及其他療法時應慎重,以免治療重疊或產生不良作用。
四、敏感性皮膚選穴與定位
【取穴】
肺(主皮毛)、腎上腺(消炎)、皮質下(鎮靜)、內分泌(激素作用)、枕、神門(止痕)、 過敏點(脫敏)。
1.麵頰區
[定位]先將耳垂劃成9等分9個區。麵頰區在第三、五、六區交界線周圍。
[美容功效]為美容要穴,常用於各種麵部損容性疾患。
2.皮質下
[定位]在對耳屏內側麵前下方。
[美容功效]具有調節大腦皮層的功能。可用於痤瘡、黃褐斑等多種損容性疾病。
3.腎上腺
[定位]在耳屏外側麵下1 / 2隆起平麵的中點。
[美容功效]有抗炎、抗過敏作用,可提升血壓、止血。常用於痤瘡、黃褐斑、過敏性皮炎、低血壓、月經過多等。
4.風溪
[定位]耳舟上1 / 5處。
[美容功效]用於診斷和治療過敏性疾病。
5.神門
[定位]三角窩上方中、外1 / 3交界處。
[美容功效]鎮靜、鎮痛、消炎。可用於止痛、止癢、止白帶、止暈、安神。
6.肺
[定位]心區的上、下方。
[美容功效]通調水道,用於水腫、肥胖症;肺主皮毛,常用於各種皮膚病。
7.內分泌
[定位]耳甲腔底部,屏間切跡內0.5厘米處。
[美容功效]具有調節內分泌功能;有抗感染、抗過敏及利濕消腫作用。常用於痤瘡、黃褐斑、過敏性皮炎、水腫、單純性肥胖症等。
8.耳尖
[定位]耳輪頂端,中外1 / 3交界處。方法是將耳廓從中耳背向前反折至耳輪最高部位,再把耳輪分成前、中、後三等份,耳尖在中外1 / 3交界處取穴。
[美容功效]消炎、鎮靜、抗過敏、明目。常用於各種皮膚病。
五、耳穴放血法
耳穴放血法是采用三棱針在耳穴區或耳背絡脈針刺、切割放血的一種治療方法。主要是運用了髒腑、經絡、耳廓三者直接相通的原理。
耳穴放血,尤其是在耳尖和輪1至輪6部位放血,能夠改善耳廓血液循環,促進人體新陳代謝,除用於實熱證外,還可用於某些虛證。
1.操作方法
【第一步】按摩耳廓使其充血。
【第二步】嚴格消毒放血部位及針具。
【第三步】左手固定耳廓放血部位,右手持針具,用三棱針點刺穴位2毫米左右。
【第四步】輕輕擠壓針孔周圍使之出血5~8滴,用消毒幹棉球按壓針孔,吸附所滲出的血。
【第五步】一般病症,兩耳廓穴位輪流放血,急症可雙側同時放血。
【第六步】一般病症,每周2次,急症可一日1次。
2.敏感性皮膚常用耳廓放血部位
(1)耳尖
用三棱針在耳尖放血具有顯著的祛風清熱、通經止痛的作用。由於耳尖部位血管豐富,操作方法容易掌握,因此,是最理想的耳廓放血部位。
(2)屏尖
用三棱針在屏尖放血有清熱、止痛、鎮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