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楊酸酯類:為中波紫外線(UVB)吸收劑,吸收率低,價格也低。
對甲氧基肉桂酸酯類:為中波紫外線(UVB)吸收劑,吸收效果好,美國廠家廣泛采用。
二苯酮及其衍生物:對長波紫外線(UVA)與中波紫外線(UVB)兼能吸收,吸收率稍差。該劑滲透性強,無光敏性,毒性低。西歐、美洲廣泛采用。
甲烷衍生物:為高效長波紫外線(UVA)吸收劑,該劑合成困難,有刺激性與致敏作用,使用較少。
樟腦係列物:為中波紫外線(UVB)吸收劑,吸收率低,無皮膚刺激性,毒性小。
(1)優點
化學性防曬品也稱為中波紫外線防曬品,它通過吸收或中和紫外線來達到防曬的目的。不僅如此,一些化學性防曬品還能吸收或中和一部分長波紫外線。此外,化學性防曬品用於皮膚後,不易被人察覺。
(2)缺點
化學性防曬品屬吸收性防曬品,在吸收紫外線的同時,也產生大量的熱量,產生自由基,從而容易刺激皮膚,引起皮膚老化的發生。此外,一些成分具有高致敏性,容易引起過敏。
綜上所述,物理性防曬品和化學性防曬品都各有其優缺點,所幸,現在人們已經生產出一種集兩種防曬品優點於一身的防曬品,即既可防止長波紫外線(UVA),也能防止短波紫外線,還能減少皮膚可能出現的過敏症狀。此外,還考慮到了紫外線損害引起的自由基作用,又加入了抗氧化劑,能清除自由基並修複自由基所造成的損傷,更提高了防曬效果。
三、防曬品的使用
①如果是添加了防曬成分的基礎護膚類化妝品,可在潔膚後直接用於皮膚,最好在出門前10分鍾使用。具體方法是蘸取適量防曬霜或防曬露在麵部、頸部及手臂等裸露部位均勻塗抹即可。
②如果是單純的防曬化妝品,尤其是SPF值較高的產品,使用前應先在皮膚上塗抹同劑型(油br水或水br油)護膚用品,以減輕高SPF值對皮膚所造成的壓力。
③應根據不同皮膚對紫外線敏感程度的不同及使用環境、季節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防曬化妝品。一般來說,膚色越白皙越容易曬傷但不易曬黑,膚色越深者越易曬黑但不容易曬傷。
④通常情況下,防曬品的SPF值為15或標明PA+的即可滿足普通皮膚的防曬要求。對光敏感者可選用SPF值為12~20的防曬化妝品。如果在野外作業、海濱遊泳、雪地登山等,宜選用SPF值大於20且防水性較強的防曬化妝品。
⑤SPF值不是越高越好,SPF值越高,其使用的防曬劑就越多,對皮膚造成的壓力就越大,所以應選擇SPF值適中的防曬化妝品。
⑥防曬化妝品在曝曬部位塗抹數小時後,由於汗水的稀釋等原因,其防曬效果會逐漸減弱,所以應及時洗去並重新塗抹,以保持防曬效果的延續。
⑦防曬化妝品隻可減輕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程度,所以當在夏季每天10:00~14:00太陽光中紫外線輻射強度最大時,還是應該避免或減少外出,不得已要外出時,除了在皮膚上塗抹適當厚度的防曬化妝品外,還可憑借遮陽傘、太陽帽等工具輔助防曬。
⑧油性皮膚者不宜再使用WbrO型防曬化妝品,可選用防曬粉底。
⑨防曬化妝品一年四季均應使用,甚至多雲、陰天或在室內時也不應中斷使用。因為紫外線強度測量儀測定顯示,上述情形時仍有較強能量的紫外線輻射。尤其是長波紫外線(UVA)對玻璃、衣物、水和人體都具有很強的穿透力。
⑩在為達到美白祛斑、防老除皺等目的而施行的“換膚術”、“化學剝脫術”後,由於此時皮膚表皮受損,尤其應注意使用高品質的防曬化妝品。
防曬化妝品中的化學防曬劑可引起一些不良反應,如導致皮膚過敏,產生瘙癢、紅腫等症狀,所以使用前最好做皮膚斑貼試驗。
油性皮膚及敏感皮膚宜選用以物理性防曬劑為主的防曬化妝品,可減少皮膚因塗抹防曬化妝品而引起的不良反應。一旦皮膚出現不適現象,都應及時徹底清洗並停用此種防曬化妝品,必要時就診治療。
第二節營養與除皺
一、認識營養素
健康是美容的基礎,而健康與營養息息相關,因為物質與精神統一的人體,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生命現象,成千上萬個生物化學反應每時每刻都在體內進行,維持這一切的動力除了水和空氣之外,最主要的就是營養素。
營養素在人體內各司其職:有構成人體的物質,有進行代謝的物質,有的作為人體活動的能量,有的參與調節生理活動,等等。總之,健康的人體需要全麵、均衡的營養。
1.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人的任何一種細胞、組織和器官都需要蛋白質。
(1)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參與肌肉收縮。
催化。
組成結締組織。
免疫。
幫助血液運載脂肪。
蛋白質是遺傳因子的主要成分。
在人體能量攝入不足時釋放能量。
(2)蛋白質的質量
與人體蛋白質組成接近的植物性蛋白,質量最好。
(3)人體需要量
人體對蛋白質的最低需求量是每日30~45克。
(4)蛋白質攝入量與防衰抗皺的關係
①蛋白質供給量不足
當蛋白質攝入量長期不足時,人體會出現生長緩慢、體重下降、貧血等現象,皮膚也會相對鬆弛,缺乏彈性,容易產生皺紋。
②攝入過量
蛋白質攝取過多,在體內也會以脂肪的形式貯存起來,使人發胖,加重消化係統、肝髒及腎髒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