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件件都與吃有關。所以自古就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
隨著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為人們提供了越來越豐富的食物品種,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眾多家庭不再為“無米之炊”而擔憂,但卻為如何選擇、如何搭配、如何烹調、如何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科學調理,既吃得美味可口,又可巧妙地吃出均衡營養,既可使攝入的營養成分有利於防病健體,又可美容助顏,延緩衰老,使人健康長壽而探索。這就是現代營養學的科學飲食調養方法。
目前,很多家庭尤其城鎮家庭的食品消費結構存在著許多的不合理現象,“吃”入了種種誤區,如飲食過於追求精細,偏食現象嚴重,營養搭配不合理,營養素攝入不均衡,熱量、脂肪攝入量嚴重超標,常常成了導致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動脈硬化、脂肪肝等疾病的重要原因,很多病是“吃”出來的,人們形象地說:現代人吃得好了,活動少了,生病多了。有關統計數據表明,70%左右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15%的人受著各類疾病的困擾與折磨,都與飲食不合理、生活方式不科學有關。多數人因不懂營養科學、不會吃、不會通過飲食調理疾病,而“吃”出疾病或加重病情。然而,自古以來,食療方法大多為醫生所掌握,尋常百姓對各種疾病的食療知識了解甚少,因此,盡快普及營養科學知識,及時指導群眾建立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是當務之急,本套叢書(以下簡稱“叢書”)就是為此而編繪的。
中醫講“藥食同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藥補不如食補,藥療不如食療”,這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經驗總結。叢書選擇了幾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並針對每種疾病的飲食調養原則、調養菜譜、功效分別作了詳細的闡述。叢書的每一道食譜都配有精美圖片。叢書編委會特聘了多位知名中醫、食療藥膳大師為本書作指導,高級烹飪技師製作菜品。
叢書緊扣時代脈搏,融知識性、實用性、科學性、趣味性為一體,為現代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思維方法和食療調養知識及相關菜肴製作技術。但願叢書能為常見慢性疾病患者早日康複造福,並受到患者家屬和熱心讀者的喜愛。
張繼華
2008年1月8日於知味書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