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嶺
興安嶺位於黑龍江省北部,北起黑龍江岸,南抵鬆花江岸和西拉木倫河上遊,為中國古老山地之一,因其與外興安嶺(今俄羅斯境內)對峙,又稱為內興安嶺。它以嫩江為分界,嫩江以西稱大興安嶺,嫩江以東稱小興安嶺,大、小興安嶺山體相連,構成了黑龍江省北部和東北部的天然屏障。
●綠色的寶庫
大興安嶺東連綿延千裏的小興安嶺,西依呼倫貝爾大草原,南達富庶肥沃的鬆嫩平原,北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區內重巒疊嶂,叢林莽莽,是中國最北、麵積最大的現代化國有林區,總麵積8.46萬平方千米。
大興安嶺素有綠色寶庫的美譽,廣袤無垠的森林是野生動植物的樂園,在那裏繁衍生息的各種珍禽異獸有400多種、野生植物1000多種,“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就是形容那裏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
大興安嶺是中國緯度最高的地區,冬寒夏暖,晝夜溫差較大,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既可領略鄂倫春族的民俗風情,又可前往黑河邊境做中俄邊境遊,也可至“北極村”漠河旅遊。漠河是觀賞北極光和白夜勝景的最佳之處,每當夏至前後有極晝現象,有近20小時可以看到太陽,幸運時還會看到異彩紛呈、絢麗多姿的北極光。
●紅鬆的故鄉
小興安嶺是個林木豐饒的天然公園,這裏的原始森林覆蓋率為72.6%,森林覆蓋率為83.8%,位居全國之最。這裏的森林類型主要是以紅鬆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主要樹種有紅鬆、雲杉、冷杉、興安落葉鬆、樟子鬆、水曲柳、黃菠蘿、胡桃楸、楊、椴、樺、榆等,所以小興安嶺也有“紅鬆故鄉”之稱。
小興安嶺南坡中麓的五營國家級森林公園內,生長著全世界最大的紅鬆林,經曆千年演變之後,此地已形成以紅鬆為主的針闊混交林群落。若從園內全長260米的鬆鄉橋上望去,平均高度30米以上、樹齡在400~500年間的紅鬆枝葉重疊,紅鬆林隨著山勢連綿起伏。若再從園內最高處觀濤塔遠眺,那蔥鬱林海竟似無垠。
紅鬆林更驚豔的美景其實出現在冬季。當白雪覆蓋枝葉,挺拔俊俏的紅鬆原始林在日光與雪光的映射下,銀裝素裹,氣象萬千,宛如一塊巨大而柔軟的雪毯平鋪在叢林之上。所以人們又賜美名“林海雪原”。
鏡泊湖
鏡泊湖在黑龍江省寧安市境內。湖形狹長,長約45千米,湖水南淺北深,最淺處1米,最深處60米,是一處萬年以前因附近火山爆發,熔岩堵塞了牡丹江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該湖原叫“湄沱湖”;唐代渤海國時期稱“忽漢湖”;明清時稱“必爾騰湖”,意思是“水平如鏡”;後來才叫“鏡泊湖”。鏡泊湖以風光秀美、瑰麗奇絕聞名,它就像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鑲嵌在祖國北疆,靜靜等待著世人前來觀瞻與膜拜。
●四區八美景
鏡泊湖狀如蝴蝶,西北、東南兩翼略微翹起,中間稍低。湖區內大小島嶼星羅棋布,它大致可以分為北湖、中湖、南湖和上湖4個湖區,四大湖區內又有吊水樓瀑布、珍珠門、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城牆砬子、道士山和老鴰砬子八大美景。
夏秋溢洪季節最適合觀賞吊水樓瀑布。此時的主流幅寬可達40餘米,落差可達25米,每秒鍾流量約有160立方米。因有岩石間隔,闊大的瀑頭通常會分成兩股或數股分頭落下,直墜底部深潭,總幅寬最寬能達200多米,頗有“疑似銀河落九天”之壯觀氣勢。若在晴天朗日下觀瀑,還有機會見到絢麗彩虹。
大孤山在瀑布南10多千米處,山上長滿了人工林,遠遠望去,如同湖上綠舟,孑然一身。距大孤山7千米處就是小孤山,小孤山上野花遍地,芳香醉人,隔出老遠就能聞見絲絲縷縷的清香。白石砬子位於大孤山左岸,城牆砬子則與小孤山南北相峙,前者以山岩峭立聞名,後者以唐代古城遺址著稱。城牆砬子過去便是珍珠門,珍珠門由湖中兩座小山對峙形成,間距大約有15米,宛如一道天然門戶。道士山居於湖南,山林幽寂,峰巒起伏。老鴰砬子則遍布著蒼鬆翠柏,經常引得成群老鴰來回奔往,絡繹不絕。
●物華天寶地
鏡泊湖這片廣袤水域盛產著鯉魚、湖鯽、紅尾等40多種魚類,還生存著各種野生動物及鳥類200餘種,遊客一不小心就能抬眼看到不少珍稀禽鳥。由於湖區林木較盛,鏡泊湖景區內的森林麵積廣達6000多平方千米,所以各類山野特產也多有出產,比如山葡萄、鬆子、猴頭蘑等,再如鹿茸、鹿胎、蜂蜜、人參、貂皮等。
鏡泊湖的美,還美在四時季節。春天滿山花香四溢,似乎連湖麵都透著微香;夏天小舟輕蕩,自由穿梭在片片綠蔭叢中;秋天碩果累累,點綴得滿山色彩絢爛;冬天更是千山萬樹銀裝素裹,舉目之處皆是一片晶瑩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