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西南地區--巴山蜀水共妖嬈(2 / 3)

龍勝梯田的美會隨著季節變幻。春季,層層梯田襯托著山光水色,如同銀帶相疊,滿目銀白;夏季,微風陣起,吹拂著禾苗翻卷起層層綠波;秋季,適逢豐收之季,金黃遍野,梯田形同金階,山峰又似金塔;冬季,偶爾一場大雪即能將滿山梯田鋪成白色的純淨世界。其情其景美不勝收,足以迷幻四季,迷亂視覺。

雲南

雲南早在戰國時期即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它的名字緣於“彩雲之南”或“雲嶺之南”。全省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占到絕大多數,僅有一小部分為高原、丘陵、湖泊等。雲南地形以元江為界大致分為東、西兩大板塊,東部為滇東、滇中高原,多是起伏不平的小山、圓丘與岩溶地貌,西部為橫斷山脈縱穀區,多是高山與峽穀,雄奇而險峻。

玉龍雪山

聞名遐邇的玉龍雪山位於麗江古城以北15千米處,麵積960平方千米,南北長約35千米,東西寬約20千米,納西語稱為“崩石歐魯”,意為白沙雪山,以險、奇、美、秀著稱於世。來到麗江,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拔地而起、氣勢非凡的雪山,銀雕玉塑般的千年冰峰,它們仿佛要刺破藍天,令人肅然起敬。

●玉龍十三峰

玉龍雪山終年白雪皚皚,有大小山峰90座,較大的有13座,統稱為玉龍十三峰。群峰身披銀甲,由北向南依次排列,遮住了北邊的半個天空。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酷似一把倚天打開的巨扇,是長江南岸第一高峰,也是世界上攀登難度最大的絕峰之一,至今仍是無人登頂的“處女峰”,引起人們無盡的遐想和強烈的渴望。

群峰集亞熱帶、溫帶及寒帶的自然景觀於一身,構成獨特的山地垂直景觀。每當雪過天晴之後,雪分外白,鬆分外綠,彼此掩映,就像是白雪和綠鬆在捉迷藏,頗為奇妙,因此有“綠雪奇峰”之譽。

玉龍雪山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既有古冰川遺跡,又有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現代海洋性冰川,被譽為“天然冰川博物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群峰間,分布著19座冰川,總麵積達11.61平方千米,冰川類型為懸崖冰川和冰鬥冰川,冰鬥之間的角峰和梳狀刃脊,似一把把利劍插向雲端,形成奇異的冰塔林。

●萬千姿態的雪山景致

玉龍雪山的景觀會隨著節令和氣候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奇麗多姿的景象。

清代納西族學者木正源曾歸納出玉龍十二景:三春煙籠、六月雲帶、曉前曙色、暝後夕陽、晴霞五色、夜月雙輝、綠雪奇峰、銀燈炫焰、玉湖倒影、龍早生雲、金水璧流、白泉玉液。這些景觀名稱非常形象地描繪了雪山在不同節令、不同時辰、不同觀賞地點下景色的變幻無常,也破解了幾乎所有的人在見到玉龍雪山後,都被它挺拔俊俏、婀娜多姿的風采所折服的秘密之所在。

麗江

麗江位於巍巍玉龍山麓、滾滾金沙江畔,納西族人民親切地把麗江稱為“英古”,意為在大江環抱之中。麗江古城總麵積3.8平方千米,海拔2416米,居住著6100多戶納西人家,是一座曆史悠久、古樸自然、具有極高價值的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

●最科學的古建築群布局

麗江古城以四方街為中心,以幾條主要街道、3條穿城而過的河流為經緯而建。主街道再分出數十條小巷,街道之間又有多個小廣場,完全依循地形、地勢、河流形成疏密有致的開放式格局。

麗江的建築善於融當地的山景水色於一體,造型樸實,裝飾精雅,房屋多是“三方一照壁”或“四全五天井”的青磚瓦房,建築風格既與白族民居相似,又有漢族四合院的特點。古城的道路格局非常規整,道路與水渠相伴延伸,縱橫相連,錯落有致。水清路潔,使古城一直擁有獨特的質樸之美。

麗江古城是世界上較早進行劃行規市的地方,當地居民都知道哪條街賣什麼商品,買什麼東西需要到哪兒,交易場所也已經相對固定,例如賣豬巷、銅器巷、賣布巷等。時至今日,麗江古城的-些街市還留存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如密土巷的旅遊商品一條街,大石橋邊的民族小吃一條街,東大街的納西古樂一條街等。

●家家流水繞詩意

站在玉龍橋上,隻見玉泉水由北奔來,過橋後分做東、中、西三股悠悠潛入古城,入城後又分成無數股支渠,或從房前牆腳流過,或穿牆過院,相連成網。水是古城的靈魂,賜予古城以靈氣,使每個遠來近到的人為之傾倒。

古城內共有橋梁365座,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擁有橋梁95座,被稱為“高原橋鄉”。這些橋的種類繁多,各具特色,而且每座橋背後都有一個傳奇的故事。納西人喜歡在橋上進行商品交易,青年男女也喜歡在橋上談情說愛。

隨便走入麗江古城的一家納西庭院,撲麵而來的恬靜舒適、自然淡泊,很容易使人忘卻前塵、拋卻煩爭。尤其看到悠閑的納西族長壽老人的蒼老麵容時,便會心生念想:坐在那裏,安然祥和地慢慢變老。

瀘沽湖

瀘沽湖古稱“魯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位於雲南寧蒗縣與四川鹽源縣之間,湖麵海拔約2690.75米,麵積約5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處達93米。湖邊的主要居民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著帶有母係氏族社會特征的走婚製度。瀘沽湖四周崇山峻嶺,猶如被鑲嵌在群山中的碧玉,湖水清澈、碧波蕩漾,被摩梭人奉為“母親湖”,也被人們譽為“蓬萊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