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西南地區--巴山蜀水共妖嬈(1 / 3)

德天瀑布的景致亦隨四季而變:春時,瀑流與旁邊的紅色木棉花相映成趣;夏時,因水勢迅猛致使瀑流最為雄奇壯觀;秋時,天高氣爽,碧水清流,滿山黃綠交相襯托;冬時,水流細小,多了份悠然而下的和緩與輕柔。它像一位善變仙子,最喜歡在變幻莫測中展示自己最美好的姿態。

花山崖畫

畫廊是展覽彩繪、圖畫、照片的廊間,多在室內,可若是以山為廊,以舟代步,沿江而下慢慢欣賞那一幅幅刻在崖壁上的繪畫,該會多麼令人驚歎--分布在廣西境內的“花山”崖畫恰恰可以滿足我們這樣的視覺欲望。花山一名出自壯語,意即花花綠綠的山;“崖畫”,顧名思義,是指刻在崖上的圖畫。花山崖畫主要分布在廣西寧明、龍州、崇左等地,共60多處,其中當數寧明一地的畫景最為壯觀。

寧明的崖畫幅麵長達172米、高約50米、麵積達8000多平方米,顏色均為朱紅色,圖案豐富,線條粗獷,造型古樸,可明顯看出有人、獸、銅鼓、刀劍、羊角鈕鍾、船、道路等。裏麵的人像皆為正身或側身的裸體男女,大部分都表現為奇怪的屈腿半蹲式,少部分騎著類似狗的獸類,腰部還佩有環首刀,矮者僅高30多厘米,高者可達3米以上。此處崖畫中約有1900多種圖案,巧妙構成了111組神秘組畫,與沿岸的珠山岩畫、高山岩畫、達佞崖畫自然連成一條壁畫長廊,人們因其畫幅寬大、圖案眾多而稱它為崖壁畫中的“自然展覽館”。

龍勝梯田

桂林景區中的重要版塊龍勝梯田有“世界梯田之冠”和“天下一絕”之稱。這裏的梯田氣勢磅礴、線條柔美、神韻翩然,集壯麗與秀美於一體,許多攝影家與藝術家們都慕名而來,將其視為創作的天堂。

●高地上的紛繁田地

龍勝梯田位於桂林市77千米處的龍勝縣東南部和平鄉平安村,分布在海拔300~1200米之間,最高的梯田位於1180米處,最低的位於380米處,垂直落差800米,最大坡度能達50°,整個景區總麵積為70.16平方千米,可大致分為平安與金坑大寨兩處景區,10多個景點。

平安梯田集中在平安寨,有七星伴月、九龍五虎兩個景點和附近的龍脊古村。僅僅4平方千米的景區麵積裏排布著大大小小15862塊梯田,最大的400多平方米,最小的隻能插下3株禾苗,所以當地也有“青蛙一跳三塊田”,“一床蓑衣蓋過田”的說法。金坑梯田位於大寨地區,由大寨、田頭、壯界、新寨、小寨5個寨子組成,主要觀景地在田頭寨和大寨,方圓約有10多平方千米。此處梯田井然有序,線條豐富多彩,那些長長的曲線,婉轉勾勒出一條條闊大的五彩絲帶,最終與青山、與白霧、與綠意、與淡水形成了一幅壯美的畫卷。

德天瀑布的景致亦隨四季而變:春時,瀑流與旁邊的紅色木棉花相映成趣;夏時,因水勢迅猛致使瀑流最為雄奇壯觀;秋時,天高氣爽,碧水清流,滿山黃綠交相襯托;冬時,水流細小,多了份悠然而下的和緩與輕柔。它像一位善變仙子,最喜歡在變幻莫測中展示自己最美好的姿態。

花山崖畫

畫廊是展覽彩繪、圖畫、照片的廊間,多在室內,可若是以山為廊,以舟代步,沿江而下慢慢欣賞那一幅幅刻在崖壁上的繪畫,該會多麼令人驚歎--分布在廣西境內的“花山”崖畫恰恰可以滿足我們這樣的視覺欲望。花山一名出自壯語,意即花花綠綠的山;“崖畫”,顧名思義,是指刻在崖上的圖畫。花山崖畫主要分布在廣西寧明、龍州、崇左等地,共60多處,其中當數寧明一地的畫景最為壯觀。

寧明的崖畫幅麵長達172米、高約50米、麵積達8000多平方米,顏色均為朱紅色,圖案豐富,線條粗獷,造型古樸,可明顯看出有人、獸、銅鼓、刀劍、羊角鈕鍾、船、道路等。裏麵的人像皆為正身或側身的裸體男女,大部分都表現為奇怪的屈腿半蹲式,少部分騎著類似狗的獸類,腰部還佩有環首刀,矮者僅高30多厘米,高者可達3米以上。此處崖畫中約有1900多種圖案,巧妙構成了111組神秘組畫,與沿岸的珠山岩畫、高山岩畫、達佞崖畫自然連成一條壁畫長廊,人們因其畫幅寬大、圖案眾多而稱它為崖壁畫中的“自然展覽館”。

龍勝梯田

桂林景區中的重要版塊龍勝梯田有“世界梯田之冠”和“天下一絕”之稱。這裏的梯田氣勢磅礴、線條柔美、神韻翩然,集壯麗與秀美於一體,許多攝影家與藝術家們都慕名而來,將其視為創作的天堂。

●高地上的紛繁田地

龍勝梯田位於桂林市77千米處的龍勝縣東南部和平鄉平安村,分布在海拔300~1200米之間,最高的梯田位於1180米處,最低的位於380米處,垂直落差800米,最大坡度能達50°,整個景區總麵積為70.16平方千米,可大致分為平安與金坑大寨兩處景區,10多個景點。

平安梯田集中在平安寨,有七星伴月、九龍五虎兩個景點和附近的龍脊古村。僅僅4平方千米的景區麵積裏排布著大大小小15862塊梯田,最大的400多平方米,最小的隻能插下3株禾苗,所以當地也有“青蛙一跳三塊田”,“一床蓑衣蓋過田”的說法。金坑梯田位於大寨地區,由大寨、田頭、壯界、新寨、小寨5個寨子組成,主要觀景地在田頭寨和大寨,方圓約有10多平方千米。此處梯田井然有序,線條豐富多彩,那些長長的曲線,婉轉勾勒出一條條闊大的五彩絲帶,最終與青山、與白霧、與綠意、與淡水形成了一幅壯美的畫卷。

●迷幻四季的美景

據史料記載,龍勝梯田始建於元朝,完工於清初,前後曆經了650多年的曆史。一代代壯族與瑤族人民在此築埂開田,從溪穀到峰巒,從林邊到崖前,從山腳到山頂,凡是力所能及之處均建起了層層梯田。一道道婉轉流暢的美妙線條繞山而行,如鏈似帶,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將座座山體雕琢得“小山如螺,大山成塔”,無意中造就了幾百年之後的冠絕天下的梯田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