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吒風雲的鐵娘子——撒切爾夫人(1 / 2)

執政生涯

撒切爾夫人上台之際,正值世界石油價格暴漲、世界經濟惡化之際,英國也籠罩在世界性經濟危機之中,失業人數和通貨膨脹率競相攀升。

撒切爾政府采取了一係列的措施調整經濟,包括有選擇性地在一些領域減低公共開支、減低直接稅、取消對商業活動的管製、推行私有化計劃等。

撒切爾政府根據弗裏德曼的貨幣主義學說,控製貨幣發行量,提高銀行利率,削減政府開支。此外還修改稅率,降低直接稅(即個人所得稅),鼓勵有錢人的消費積極性。同時,政府還決定減少對經濟的過多幹預,對電報和無線電公司、鋼鐵公司、造船公司等實行非國有化,並采取措施限製工會的權力。

撒切爾政府的經濟政策取得了成效。英國經濟從1982年起開始回升,通貨膨脹率也有顯著下降。但是英國政府的這些政策,是以犧牲窮人利益為代價的,促使了英國貧富差距的急劇加大。

這些政策雖然刺激了經濟複蘇,但是英國社會也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犯罪率上升。況且緊縮政策使英國失業率有增無減,在撒切爾夫人執政的頭四年,英國失業人口增加了200萬,1984年底的失業率高達12.8%。在這種情況下,盡管撒切爾夫人極力打擊和限製工會,1984年英國還是發生了一次煤礦工人大罷工,這是自1926年以來曆時最長的一次罷工。

此時,北愛爾蘭問題也困擾著撒切爾政府。由於民族及教派矛盾,北愛爾蘭地區受到經濟和政治壓迫的愛爾蘭人要求獨立,但卻遭到信奉新教的大不列顛移民的堅決反對,雙方遂發生大規模衝突。北愛爾蘭共和軍在各地進行暴力活動。1981年,一批共和軍囚犯在英國監獄中為改善政治待遇而開展絕食鬥爭,餓死了10人。

1984年10月2日,當保守黨在布賴斯頓的格萊德旅館舉行年會時,遭到北愛爾蘭共和軍的定時炸彈襲擊,當場炸死5名高級官員,但是撒切爾夫人幸免於難。盡管如此,她仍堅持主張北愛爾蘭應繼續留在聯合王國內。

1982年,撒切爾夫人的經濟政策和強硬作風逐漸引起公眾不滿,保守黨的執政地位岌岌可危。然而就在此時,遙遠的南大西洋傳來了槍炮聲,阿根廷軍隊進攻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之為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位於阿根廷南端以東的南大西洋水域,扼麥哲倫海峽要道,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英國從1883年起就占領福克蘭群島,阿根廷要求對距離它隻有550千米的福克蘭群島擁有主權。為此英阿舉行多次談判,但都沒有結果。1982年4月2日,為了擺脫國內困境,阿根廷軍政府決定出兵,並迅速占領全島。撒切爾夫人聞訊後,迅速組織起一支龐大的特混艦隊開赴戰場。

執政生涯

撒切爾夫人上台之際,正值世界石油價格暴漲、世界經濟惡化之際,英國也籠罩在世界性經濟危機之中,失業人數和通貨膨脹率競相攀升。

撒切爾政府采取了一係列的措施調整經濟,包括有選擇性地在一些領域減低公共開支、減低直接稅、取消對商業活動的管製、推行私有化計劃等。

撒切爾政府根據弗裏德曼的貨幣主義學說,控製貨幣發行量,提高銀行利率,削減政府開支。此外還修改稅率,降低直接稅(即個人所得稅),鼓勵有錢人的消費積極性。同時,政府還決定減少對經濟的過多幹預,對電報和無線電公司、鋼鐵公司、造船公司等實行非國有化,並采取措施限製工會的權力。

撒切爾政府的經濟政策取得了成效。英國經濟從1982年起開始回升,通貨膨脹率也有顯著下降。但是英國政府的這些政策,是以犧牲窮人利益為代價的,促使了英國貧富差距的急劇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