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閃火法
閃火法是指用長紙條或用鑷子夾酒精棉球1個,用火將紙條或酒精棉球點燃後,使火在罐內繞1~3圈(注意切勿將罐口燒熱,以免燙傷皮膚)後,將火迅速退出,旋即將罐口扣在應拔的部位,就可吸附在皮膚上。此法因罐內無火,比較安全,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且易於為病人所接受。閃火法在胃病病人所選取腹部穴位拔罐尤為適宜。
3貼棉法
貼棉法是用大小適宜的酒精棉一小塊,貼在罐內壁的下1br3處,用火將酒精棉點燃後,迅速扣在應拔的部位。
4滴酒法
滴酒法是用95%酒精或白酒(60°以上),在罐內滴入1~3滴(切勿滴酒過多,以免拔罐時流出,燒傷皮膚),沿罐內壁搖勻,用火點燃後,迅速將罐扣在應拔的部位。
5架火法
架火法是指采用不易燃燒、傳熱的物體,如瓶蓋、小酒盅(其直徑應小於罐口)等,置於應拔部位,然後將95%酒精數滴或酒精棉球置於瓶蓋或酒盅內,用火將酒精點燃後,將罐迅速扣下。
以上5種火罐拔罐法中,除閃火法外罐內均有火,故均應注意勿燒傷或灼傷皮膚。
另外,閃罐療法、刺絡(刺血)拔罐療法以及水罐療法等在胃病治療中也多有應用,現概述如下。
6閃罐療法
閃罐療法是用閃火法使罐吸附於施治部位後立即起下,反複吸拔多次,至皮膚潮紅為止。一般可在某一穴位反複吸起 30~50次。操作時要準確,保證罐內較大負壓力。
點火球要送入罐底,通過罐口要快,以免罐口過熱燙傷皮膚。
7刺絡(刺血)拔罐療法
刺絡(刺血)拔罐法是用三棱針、陶瓷片、粗針、小刀、皮膚針、滾刺筒等,先按病變部位的大小和出血要求,按刺激量的輕(以皮膚出現紅暈為度)、中(以微出血為度)、重(以點狀出血為度)不同施術,然後再拔火罐的治療方法。
8水罐療法
水罐療法是將裝有1br4涼水的水罐,用閃火法或投入法,迅速將罐體吸拔在選擇腧穴位置上的治療方法。施術時手要平穩,動作要敏捷,如水灑出會吸拔不住。
(三) 胃病的拔罐療法
1胃痛的拔罐療法
[取穴] 中脘、內關、足三裏、胃俞。
[操作] 以閃火法在所選取的穴位拔罐,留罐10~15分鍾。
[注意] 胃寒者在公孫穴加溫針灸3~5壯;胃熱者加針刺內庭穴;肝氣犯胃者針刺(瀉法)太衝穴,再在期門穴加拔火罐10~15分鍾;脾胃虛寒者在脾俞、章門處加拔火罐。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2虛寒性胃痛的火罐療法
[取穴] 上脘、中脘、梁門、幽門、脾俞、胃俞、肝俞。
[操作] 病人取適當體位,選用大型或中型火罐,吸拔於選取的穴位上,留罐10~15分鍾。
[注意] ① 胃痛症候有時可與肝膽疾患及胰腺炎相似,須注意鑒別。② 潰瘍病出血、穿孔等重症,禁忌火罐療法,應及時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療。③ 治療期間飲食宜有規律,忌食刺激性食物。
2閃火法
閃火法是指用長紙條或用鑷子夾酒精棉球1個,用火將紙條或酒精棉球點燃後,使火在罐內繞1~3圈(注意切勿將罐口燒熱,以免燙傷皮膚)後,將火迅速退出,旋即將罐口扣在應拔的部位,就可吸附在皮膚上。此法因罐內無火,比較安全,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且易於為病人所接受。閃火法在胃病病人所選取腹部穴位拔罐尤為適宜。
3貼棉法
貼棉法是用大小適宜的酒精棉一小塊,貼在罐內壁的下1br3處,用火將酒精棉點燃後,迅速扣在應拔的部位。
4滴酒法
滴酒法是用95%酒精或白酒(60°以上),在罐內滴入1~3滴(切勿滴酒過多,以免拔罐時流出,燒傷皮膚),沿罐內壁搖勻,用火點燃後,迅速將罐扣在應拔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