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成為阿加莎·克裏斯蒂(1 / 3)

阿加莎·克裏斯蒂童年生活中非常特殊的一點,是她從未接受過正規連續的學校教育。她的母親克拉拉將她姐姐瑪奇送到了布萊頓的學校接受教育,卻認為克裏斯蒂應該留在家裏,而且在8歲之前不該識字。實際上,克裏斯蒂在4歲左右就開始識字了,可以根據讀音和經常念給她聽的書上的單詞對應起來。她沒有固定的家庭教師,她的母親教給她一些曆史知識;她的父親和姐姐教給她一些寫作的知識;她的父親還教給她一些數學知識。在13歲的時候,克裏斯蒂曾固定每周兩次去一所專門針對女性的學校學習語法。此外,她還接受了一些音樂方麵的輔導。這就是克裏斯蒂所接受的全部教育了。大部分時間,她自己閱讀,閱讀範圍非常廣泛:從《聖經》、曆史書籍、狄更斯、巴爾紮克直到左拉等。可以說,克裏斯蒂是自學成才型的人物,使認知學習的內容適合自己的成長軌跡,並一生堅持閱讀和學習,因此也享有絕對的自由度和自控度。湯普森認為這奠定了克裏斯蒂成功的基礎。

母親克拉拉是克裏斯蒂一生中對她影響至為深遠的人物。在父親早逝、姐姐出嫁、哥哥參軍之後,克裏斯蒂和克拉拉相依為命很多年。母親是克裏斯蒂情感牽絆最為深刻的人。克拉拉的生平經曆、性格觀念都對克裏斯蒂造成深遠的影響,這一點不僅僅體現在克拉拉對克裏斯蒂的教育方式上,更多的是因為深厚的母女感情。克拉拉是克裏斯蒂父親弗雷德裏克繼母妹妹的女兒。因家境貧困,克拉拉的母親將克拉拉交與姐姐撫養,而留下兒子自己養育。因為克拉拉的母親認為女孩子更應該在一個富裕的環境裏長大,這將會有助於她的人生,而不至於因為貧窮而淪落。因此,克拉拉成為弗雷德裏克父親和繼母的養女。這一點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克拉拉和弗雷德裏克成為一直互敬互愛的恩愛夫妻,但也在克拉拉的心裏留下了終生難以磨滅的傷痕。被拋棄的感覺一直縈繞著克拉拉,這一點也讓一直和母親感情親密的克裏斯蒂感同身受。在她的作品(《清潔女工之死》、《破鏡謀殺案》、《捕鼠器》等)裏,克裏斯蒂也不止一次地表露過相同的觀點,即無論家境多麼貧困,隻要還可以讓孩子吃飽,就應該讓孩子在自己父母的身邊成長,而不應該以任何理由將孩子送走,這會給孩子造成深刻的、終生難以愈合的傷害。

克拉拉的另一個觀點也直接影響了克裏斯蒂對自己人生的處理。克拉拉認為一個女人無論怎樣都不能離開丈夫,一定要常伴左右,不然肯定會導致婚姻的失敗。克拉拉自己就是這樣做的,在弗雷德裏克外出旅行時,克拉拉是一定相隨前往而將孩子們留給親屬或者保姆照看。克裏斯蒂結婚之後,也貫徹了母親的觀念。當她和阿奇·克裏斯蒂進行長達一年的帝國之旅時,她就將女兒羅莎琳留給母親或者姐姐照料。在她與阿奇的婚姻失敗之後,她認為部分原因是恰逢母親過世,她悲痛難忍,因此一人留在阿什菲爾德長達三四個月之久,正是在那段時間,阿奇爆出了外遇醜聞。克裏斯蒂在經曆了第一次婚姻的慘痛結局之後,在她的第二次婚姻裏再也沒有犯過同樣的錯誤。雖然在她過世後沒多久,馬洛溫就再婚了,但在她在世時,她和馬洛溫的婚姻還是非常美滿和諧的。因為這個觀念而受到最大影響的無疑是羅莎琳。

阿加莎·克裏斯蒂童年生活中非常特殊的一點,是她從未接受過正規連續的學校教育。她的母親克拉拉將她姐姐瑪奇送到了布萊頓的學校接受教育,卻認為克裏斯蒂應該留在家裏,而且在8歲之前不該識字。實際上,克裏斯蒂在4歲左右就開始識字了,可以根據讀音和經常念給她聽的書上的單詞對應起來。她沒有固定的家庭教師,她的母親教給她一些曆史知識;她的父親和姐姐教給她一些寫作的知識;她的父親還教給她一些數學知識。在13歲的時候,克裏斯蒂曾固定每周兩次去一所專門針對女性的學校學習語法。此外,她還接受了一些音樂方麵的輔導。這就是克裏斯蒂所接受的全部教育了。大部分時間,她自己閱讀,閱讀範圍非常廣泛:從《聖經》、曆史書籍、狄更斯、巴爾紮克直到左拉等。可以說,克裏斯蒂是自學成才型的人物,使認知學習的內容適合自己的成長軌跡,並一生堅持閱讀和學習,因此也享有絕對的自由度和自控度。湯普森認為這奠定了克裏斯蒂成功的基礎。

母親克拉拉是克裏斯蒂一生中對她影響至為深遠的人物。在父親早逝、姐姐出嫁、哥哥參軍之後,克裏斯蒂和克拉拉相依為命很多年。母親是克裏斯蒂情感牽絆最為深刻的人。克拉拉的生平經曆、性格觀念都對克裏斯蒂造成深遠的影響,這一點不僅僅體現在克拉拉對克裏斯蒂的教育方式上,更多的是因為深厚的母女感情。克拉拉是克裏斯蒂父親弗雷德裏克繼母妹妹的女兒。因家境貧困,克拉拉的母親將克拉拉交與姐姐撫養,而留下兒子自己養育。因為克拉拉的母親認為女孩子更應該在一個富裕的環境裏長大,這將會有助於她的人生,而不至於因為貧窮而淪落。因此,克拉拉成為弗雷德裏克父親和繼母的養女。這一點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克拉拉和弗雷德裏克成為一直互敬互愛的恩愛夫妻,但也在克拉拉的心裏留下了終生難以磨滅的傷痕。被拋棄的感覺一直縈繞著克拉拉,這一點也讓一直和母親感情親密的克裏斯蒂感同身受。在她的作品(《清潔女工之死》、《破鏡謀殺案》、《捕鼠器》等)裏,克裏斯蒂也不止一次地表露過相同的觀點,即無論家境多麼貧困,隻要還可以讓孩子吃飽,就應該讓孩子在自己父母的身邊成長,而不應該以任何理由將孩子送走,這會給孩子造成深刻的、終生難以愈合的傷害。

克拉拉的另一個觀點也直接影響了克裏斯蒂對自己人生的處理。克拉拉認為一個女人無論怎樣都不能離開丈夫,一定要常伴左右,不然肯定會導致婚姻的失敗。克拉拉自己就是這樣做的,在弗雷德裏克外出旅行時,克拉拉是一定相隨前往而將孩子們留給親屬或者保姆照看。克裏斯蒂結婚之後,也貫徹了母親的觀念。當她和阿奇·克裏斯蒂進行長達一年的帝國之旅時,她就將女兒羅莎琳留給母親或者姐姐照料。在她與阿奇的婚姻失敗之後,她認為部分原因是恰逢母親過世,她悲痛難忍,因此一人留在阿什菲爾德長達三四個月之久,正是在那段時間,阿奇爆出了外遇醜聞。克裏斯蒂在經曆了第一次婚姻的慘痛結局之後,在她的第二次婚姻裏再也沒有犯過同樣的錯誤。雖然在她過世後沒多久,馬洛溫就再婚了,但在她在世時,她和馬洛溫的婚姻還是非常美滿和諧的。因為這個觀念而受到最大影響的無疑是羅莎琳。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羅莎琳都獨居於寄宿學校,且與克裏斯蒂之間的關係一直不親密,沒有順暢直接的情感交流。當然在克裏斯蒂過世後,麵對公眾對克裏斯蒂的種種質疑,尤其是對1926年的神秘失蹤事件的攻擊,羅莎琳一直都堅持捍衛自己的母親,從中可以看出羅莎琳其實對母親飽含深厚的感情,但克裏斯蒂在世時,這種感情很難得到表達的渠道,而羅莎琳的獨子馬修·普理查德反而一直和外祖母保持著緊密的感情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