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段描寫中讀者可以了解福爾摩斯的工作方式和對於破案的熱情,對於人物性格的刻畫相當重要,然而敘述者華生卻完全退居幕後,隻起到了攝像機似的記錄作用。這種安排不免使福爾摩斯的形象顯得具有某種疏離感,而華生的形象就更加單薄到可以忽略不計了。
相比較而言,克裏斯蒂的這段描寫就要生動不少:在我看來,人世間最悲哀的事莫過於老之將至。
我那可憐的朋友。我曾經數度形容過他,如今我可要對他作一番與前不同的描述。他因關節炎難於行走,隻好靠輪椅來四下走動了。他一度豐滿的身軀萎縮了,如今成了個瘦弱的小矮子。他臉上遍布皺紋,八字胡和頭發卻依然黑黝黝的,油光閃亮(真的!)。說實話,我絕對不願在他麵前提起這個,免得傷他的心。染發可是個失策,因為染的痕跡太明顯了。有一陣子我詫異地聽說,波洛的黑發是靠藥水染出來的。而今那不自然的色澤如此顯眼,顯然令人覺得他是戴著假發,而那撇八字胡則像是特地為尋小孩子開心才裝上的!(《幕後凶手》:11)
黑斯廷斯對波洛的這段描述完美地融合了感知性和認知性兩種視角。他既準確地表現了波洛當前的現狀——行動不便、身材萎縮、滿臉皺紋、發須染黑——又出傳遞了很多其他信息。他通過“曾經”、“一度”、“有一陣子”進行了回憶和對比,更為突顯波洛垂垂老矣的情形。各種情感表達如“可憐”、“絕對不願”、“免得傷心”、“詫異”以及評價性用語“失策”、“不自然”都在表現惋惜和同情。這種加上了主觀認知的敘述不僅更生動地凸現了波洛的形象,而且對於黑斯廷斯的善良個性以及他與波洛之間的深厚友誼也進行了刻畫。除此之外,作者通過黑斯廷斯的觀察,反複強調波洛的頭發和胡子的不自然性,也對後文的重要情節埋下了伏筆。
克裏斯蒂在感知性視角和認知性視角融合方麵的努力,揭示了偵探小說敘事手法的另一種境界:認知性視角不僅不會影響偵探小說所追求的細節準確性,反而可以用更精煉、更豐富的語言為人物塑造和情節架構服務。
2.聚焦類型的切換
就視角類型而言,偵探小說中的第一人稱敘述和有限第三人稱敘述通常都屬於固定內聚焦型敘述,即“被敘述的事件通過單一人物的意識現出,它的特點是視角自始至終來自一個人物”(胡亞敏:30)。
如《血字的研究》即是自始至終通過華生醫生的眼睛,通過初識、了解和共同破案的經曆,刻畫福爾摩斯的人物形象,揭示偵探神秘而驚險的生活。這種視角的好處在於其敘述有著觀察死角,從而給作品留下許多神秘和懸疑的角落。福爾摩斯的內心活動和推理過程以及離開華生單獨行動的細節都不為讀者直接了解,這樣最後真相大白時出人意料的效果就得到了保證。克裏斯蒂的很多作品也采用了這種固定內聚焦型敘述,起到了類似的效果。
在這段描寫中讀者可以了解福爾摩斯的工作方式和對於破案的熱情,對於人物性格的刻畫相當重要,然而敘述者華生卻完全退居幕後,隻起到了攝像機似的記錄作用。這種安排不免使福爾摩斯的形象顯得具有某種疏離感,而華生的形象就更加單薄到可以忽略不計了。
相比較而言,克裏斯蒂的這段描寫就要生動不少:在我看來,人世間最悲哀的事莫過於老之將至。
我那可憐的朋友。我曾經數度形容過他,如今我可要對他作一番與前不同的描述。他因關節炎難於行走,隻好靠輪椅來四下走動了。他一度豐滿的身軀萎縮了,如今成了個瘦弱的小矮子。他臉上遍布皺紋,八字胡和頭發卻依然黑黝黝的,油光閃亮(真的!)。說實話,我絕對不願在他麵前提起這個,免得傷他的心。染發可是個失策,因為染的痕跡太明顯了。有一陣子我詫異地聽說,波洛的黑發是靠藥水染出來的。而今那不自然的色澤如此顯眼,顯然令人覺得他是戴著假發,而那撇八字胡則像是特地為尋小孩子開心才裝上的!(《幕後凶手》:11)
黑斯廷斯對波洛的這段描述完美地融合了感知性和認知性兩種視角。他既準確地表現了波洛當前的現狀——行動不便、身材萎縮、滿臉皺紋、發須染黑——又出傳遞了很多其他信息。他通過“曾經”、“一度”、“有一陣子”進行了回憶和對比,更為突顯波洛垂垂老矣的情形。各種情感表達如“可憐”、“絕對不願”、“免得傷心”、“詫異”以及評價性用語“失策”、“不自然”都在表現惋惜和同情。這種加上了主觀認知的敘述不僅更生動地凸現了波洛的形象,而且對於黑斯廷斯的善良個性以及他與波洛之間的深厚友誼也進行了刻畫。除此之外,作者通過黑斯廷斯的觀察,反複強調波洛的頭發和胡子的不自然性,也對後文的重要情節埋下了伏筆。
克裏斯蒂在感知性視角和認知性視角融合方麵的努力,揭示了偵探小說敘事手法的另一種境界:認知性視角不僅不會影響偵探小說所追求的細節準確性,反而可以用更精煉、更豐富的語言為人物塑造和情節架構服務。
2.聚焦類型的切換
就視角類型而言,偵探小說中的第一人稱敘述和有限第三人稱敘述通常都屬於固定內聚焦型敘述,即“被敘述的事件通過單一人物的意識現出,它的特點是視角自始至終來自一個人物”(胡亞敏:30)。
如《血字的研究》即是自始至終通過華生醫生的眼睛,通過初識、了解和共同破案的經曆,刻畫福爾摩斯的人物形象,揭示偵探神秘而驚險的生活。這種視角的好處在於其敘述有著觀察死角,從而給作品留下許多神秘和懸疑的角落。福爾摩斯的內心活動和推理過程以及離開華生單獨行動的細節都不為讀者直接了解,這樣最後真相大白時出人意料的效果就得到了保證。克裏斯蒂的很多作品也采用了這種固定內聚焦型敘述,起到了類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