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2 / 3)

第十七回 樊梨花破陣受辱 薛丁山良心自責

樊梨花義放邵雷太,飛天道長佛頂珠讚成樊小姐的人品武藝,帶著邵雷太出家修道去了。邵雷太臨走之時,不但撤出了四門兜底飛火陣中的全部番兵,還把飛火陣的陣圖交給了樊梨花,哪兒有地雷,哪裏有陷阱,哪兒是機關消息,從哪兒走可以破陣等等,陣圖上標的一清二楚。樊梨花有了這張陣圖,進大陣是如履平地呀!她與丫鬟夏蓮就到了陣的中央。樊小姐棄馬上台,到這兒一看,隻見杏黃旗下有個大鐵籠子,約有九尺多高,一丈見方,籠子內有床,有桌,床上躺著一個人,樊梨花定睛一看,籠內不是旁人,正是她日日怨恨,又時時思念的二路元帥薛丁山。

樊小姐一見到薛丁山,不知道是怨恨、生氣呢,還是可憐、高興的,眼中的淚珠再也抑製住,撲簌簌落滿兩腮,滴濕前襟,心中好似倒海翻江一般,難以平靜。她手扒鐵籠,眼望薛丁山,思前想後,一幕幕往事湧上心頭,這裏頭有怨、有恨、也有愛,有苦、有甜、也有酸。平日不見他呢,想見;真要見了,又不願理他。樊梨花那心情是矛盾重重,思緒萬千,一句話也說不出口,就呆在那兒了。

正這時候,隻聽身後噔噔噔腳步聲響,樊梨花一回頭,原來是夏蓮姑娘。夏蓮在台下等了多時,聽不到上麵的動靜,不知道又發生了什麼事,這才上了高台,到這兒一看,樊小姐正手扒鐵籠苶呆呆愣神呢,夏蓮說道:“小姐,您還在想什麼,這兒是番兵的大陣哪!雖然邵都督把人馬撤走了,您知道能不再發生新的變故?有啥話以後再說,先把二路帥救出來呀!”

這真是一句話提醒夢中人哪。樊梨花一想,對呀,我不顧生死趕到這兒,為的啥呀,不就為了破大陣,救薛丁山嘛!眼看成功在即,還猶豫什麼呀。她急忙按照圖中所示,尋找打開鐵籠的機關。@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薛丁山自打陷入飛火陣之後,他是悔恨交加,痛不欲生啊!就象被關進鐵籠裏的雄獅,咆哮呼號,照著籠子的鐵條,用手拉,用腳蹬,恨不得一腳把籠子踢開,飛出大陣。其實那是白費力呀!邵雷太是幹什麼的,他哪能那麼傻,弄一個紙糊的籠子關押大將,沒那回事,人家是早有準備,籠子的鐵條都是象酒杯那樣粗的鐵棍,互相連接,你薛丁山就是有舉鼎拔山之力,也休想動它分毫啊!他一直折騰到天黑,弄得精疲力盡,看看毫無辦法,這才癱倒在床上。

邵雷太困住薛丁山,並不想馬上把他殺死,而是要以他為誘餌,讓唐營派人前來搭救,好使唐兵唐將有來無回呀!所以當天下晚,邵雷太派人給薛丁山送來了飯菜,還有酒肉,軍兵隔鐵條遞進了籠子。薛丁山一看,氣得咬牙切齒,大罵不休,把飯菜都踢了出去。軍兵無奈,隻得下台而去。

薛丁山自打離開雲夢山到前敵投軍以來,不是行軍打仗,就是練武習藝,從沒能坐下來回顧一下往事,更不用說反省自問了。今日被陷於飛火陣內,關在這鐵籠之中,料想一時半晌難以出去,這才有時間來回憶一下往事。自打記事時起,一樁樁一件件都湧上了心頭。薛丁山長歎一聲:嗐,沒想到我的命運這麼不好啊!幼年時爹爹吃糧在外,一十二載沒有音信,我同著母親、妹妹住在寒窯之中,苦度時光。後來爹爹得勝返鄉,父子還沒能見麵,就被父親誤射一箭,又被老虎銜去,險些命喪虎口。幸虧老恩師相救,並傳給我兵馬武藝,韜略戰策。我隻說武藝在身,可以為國家出力報效,建功立業,光祖耀宗,誰知道黑風關一戰,弄了個全軍覆沒,幾乎血染黃沙。老恩師把我二次帶到高山,傳給了一百零八路戟法,贈我十寶,命我到玉霞關前來保護聖駕,誰料到一時不慎,陷入這個四門兜底飛火陣,看來是性命難保啊!爹娘的生養之情,老師的教導之恩,今生今世,恐怕難以報答了哇。萬歲,軍師,薑須賢弟,咱們來世相見吧!想到此他就緊閉雙目,在這兒等死。不知不覺天就黑了,四周萬籟俱寂,鴉鵲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