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卻不吃這一套。他說:我正準備打涼州。等涼州打下來,就把荊州所有的地方都給你們。
孫權聞訊,勃然大怒。
憤怒是必然的。不但因為荊州,還因為益州。
孫權也覬覦益州,而且曾派奮威將軍孫瑜進駐夏口作為先遣。劉備卻致函孫權,綿裏藏針地聲稱:將軍如果硬是不肯放過劉璋,劉備隻好披頭散發歸隱山林。
與此同時,劉備也做了相應的軍事部署。他派關羽屯兵江陵,張飛屯兵秭歸,諸葛亮屯兵南郡,自己則駐紮在孱陵(此處孱讀如戰,在今湖北公安)。
孫權隻好將孫瑜撤回。
可是孫瑜一走,劉備就開始打益州的主意。以前說過的那些漂亮話,什麼與劉璋同為大漢宗室,什麼齊心協力匡扶大漢王朝,什麼不敢聽見有人要奪取益州等等,統統拋到了九霄雲外,難怪孫權破口大罵劉備滑頭。
現在不還荊州,當然更是耍賴。
因此,孫權也不管劉備態度如何,便自說自話直接往長沙、桂陽、零陵三郡派遣官員。總督荊州的關羽同樣毫不客氣,把孫權派去的地方官統統驅逐出境。
孫權大怒,立即派呂蒙率軍二萬直取三郡,同時命令魯肅率軍一萬進駐巴丘對抗關羽,自己則駐紮在陸口(今湖北嘉魚西南陸水入江處)指揮調度。
劉備聞訊,情知形勢嚴峻,便留諸葛亮駐守成都,自己率軍五萬回到公安,同時命令關羽率軍三萬進駐益陽(今湖南益陽),準備與孫權決一死戰。
戰前,關羽和魯肅有過一次會談。
會談是魯肅要求的。也許,魯肅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盡可能地避免戰爭。因此他提出,會談時兩軍相距百步,隻請雙方的將軍帶著佩刀在陣前相見。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單刀赴會”。
魯肅首先發言。他譴責關羽說:我們主公好心好意把土地借給貴方,是因為貴軍新遭戰敗,遠道而來,不能沒有一個落腳之處。現在你們已經得到了益州,就應該歸還荊州。然而我們隻要三個郡,居然都不肯給!
這話沒有道理。
事實上,劉備借荊州時,已經有了江南四郡和南郡的一半,並非“軍敗遠來,無以為資”。孫權索要的長沙、桂陽、零陵三郡,也不是東吳的,是劉備自己打下來的。難道向你“借”了江陵,便連其他地方也都是借的?
何況劉備任荊州牧,是孫權同意的。如果荊州統統給了孫權,劉備這個荊州牧又怎麼當?
因此,會談沒有結果,也不會有結果。
魯肅和關羽,隻能疆場上見了。
這對魯肅來說,顯然是痛苦的。作為東吳方麵聯盟派的領袖,他並不願意看到這種結果。
遠在成都的諸葛亮想必也不願意。
結果,又是曹操幫了他們的忙。這年三月,曹操西征張魯,七月進入漢中。消息傳來,劉備馬上明白現在不是跟孫權翻臉的時候,便派人向孫權求和。
劉備卻不吃這一套。他說:我正準備打涼州。等涼州打下來,就把荊州所有的地方都給你們。
孫權聞訊,勃然大怒。
憤怒是必然的。不但因為荊州,還因為益州。
孫權也覬覦益州,而且曾派奮威將軍孫瑜進駐夏口作為先遣。劉備卻致函孫權,綿裏藏針地聲稱:將軍如果硬是不肯放過劉璋,劉備隻好披頭散發歸隱山林。
與此同時,劉備也做了相應的軍事部署。他派關羽屯兵江陵,張飛屯兵秭歸,諸葛亮屯兵南郡,自己則駐紮在孱陵(此處孱讀如戰,在今湖北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