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隻好將孫瑜撤回。

可是孫瑜一走,劉備就開始打益州的主意。以前說過的那些漂亮話,什麼與劉璋同為大漢宗室,什麼齊心協力匡扶大漢王朝,什麼不敢聽見有人要奪取益州等等,統統拋到了九霄雲外,難怪孫權破口大罵劉備滑頭。

現在不還荊州,當然更是耍賴。

因此,孫權也不管劉備態度如何,便自說自話直接往長沙、桂陽、零陵三郡派遣官員。總督荊州的關羽同樣毫不客氣,把孫權派去的地方官統統驅逐出境。

孫權大怒,立即派呂蒙率軍二萬直取三郡,同時命令魯肅率軍一萬進駐巴丘對抗關羽,自己則駐紮在陸口(今湖北嘉魚西南陸水入江處)指揮調度。

劉備聞訊,情知形勢嚴峻,便留諸葛亮駐守成都,自己率軍五萬回到公安,同時命令關羽率軍三萬進駐益陽(今湖南益陽),準備與孫權決一死戰。

戰前,關羽和魯肅有過一次會談。

會談是魯肅要求的。也許,魯肅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盡可能地避免戰爭。因此他提出,會談時兩軍相距百步,隻請雙方的將軍帶著佩刀在陣前相見。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單刀赴會”。

魯肅首先發言。他譴責關羽說:我們主公好心好意把土地借給貴方,是因為貴軍新遭戰敗,遠道而來,不能沒有一個落腳之處。現在你們已經得到了益州,就應該歸還荊州。然而我們隻要三個郡,居然都不肯給!

這話沒有道理。

事實上,劉備借荊州時,已經有了江南四郡和南郡的一半,並非“軍敗遠來,無以為資”。孫權索要的長沙、桂陽、零陵三郡,也不是東吳的,是劉備自己打下來的。難道向你“借”了江陵,便連其他地方也都是借的?

何況劉備任荊州牧,是孫權同意的。如果荊州統統給了孫權,劉備這個荊州牧又怎麼當?

因此,會談沒有結果,也不會有結果。

魯肅和關羽,隻能疆場上見了。

這對魯肅來說,顯然是痛苦的。作為東吳方麵聯盟派的領袖,他並不願意看到這種結果。

遠在成都的諸葛亮想必也不願意。

結果,又是曹操幫了他們的忙。這年三月,曹操西征張魯,七月進入漢中。消息傳來,劉備馬上明白現在不是跟孫權翻臉的時候,便派人向孫權求和。

孫權也不想與劉備兵戎相見,便派諸葛瑾去談判。最後雙方達成協議:除曹操手中的南陽和襄陽外,以湘水為界瓜分荊州。長沙、江夏、桂陽以東歸孫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歸劉備。劉備失去了湘水以東地區,但避免了孫權和曹操的兩麵夾攻,可謂“以土地換和平”。

沒能收回江陵的孫權卻提前接回了妹妹。他這位可能名叫孫仁的小妹,是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十二月嫁給劉備的,十六年十二月劉備入蜀時被孫權接回,跟劉備的夫妻關係隻有整整兩年。

作為孫權的妹妹,孫夫人當然威風八麵。她留下了許多精彩的故事,就連諸葛亮都怕她三分。但作為女人,她其實非常不幸。嫁人既非本願,離異也身不由己。事實上孫夫人回去以後就沒了下文。她和劉備當然不可能鴛夢重溫,跟別人還會有新的愛情故事嗎?

沒人知道。

我們隻知道孫權不會死心,荊州也注定不會平靜。戰爭是不可避免的,隻不過那將是另一個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