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塔蠟分水石(2 / 2)

“老鄭,他們到底是什麼東西,為什麼老是來找我們的麻煩?”

李凱門看著帳篷外的腳印,這說明剛才發生的一幕是真實的,大家也都覺得好奇,紛紛看向鄭原,他咳嗽幾聲說道:“我和釋尊老師父想過,這些怪人這時候堵我們,可能是不想讓咱們去殿攆結界墓,不過我也有另外的猜測。”

鄭原從背包裏拿出密宗金匣,把它舉起來放在陽光下:“他們本來有機會在路上對我們圍追堵截,沒必要等我們快上山了才行動,我猜測一定是我們拿到了什麼重要東西,他們才狗急跳牆直接正麵跟我們剛,這個金匣,一定是他們冒險現身的誘因。”

他停頓片刻,語氣鄭重說出口:“換而言之,暗處的敵人也對這個金匣感興趣!”

“事不宜遲,我們趕緊登上塔蠟山。”

眾人拋棄馬車和帳篷,帶著盜墓用的工具繼續趕路,從塔蠟山腰往上走要難得多,越往上走森林就越茂密,快到山頂時已經沒了能安穩落腳的地方,遍地都是雜草樹叢、泥沼泥地、動物枯骨、未知野墳,鄭原一行人隻能用手裏的鋤頭臨時開出一條路,身上除了枯葉就是泥巴。

從早上到中午,他不知道穿了多少次灌木雜草,終於聽到嘩啦流動的水聲,這代表他們距離山頂瀑布已經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不遠了。

古有望梅止渴,今有聽水止乏,一行人依靠時遠時近的水聲,終於來到海拔千米以上的塔蠟山頂,鄭原看了一下,他們站的位置是山頂最後的原始森林,出了灌木草叢就是瀑布口。

李凱門放下背上的包,喘著粗氣嚎叫道:“不行了,不行了,我得去喝口甘甜的泉水。”

“哎……胖子,你小心點,別被瀑布衝下去了”

“胖爺我一百多斤,衝下去三個你,都不一定能衝下我。”

李凱門剛跨出草叢不久,突然大吼一聲:“老鄭,你快來看,這山頂是什麼東西?”

鄭原還以為李凱門又碰到啥危險,帶著剩餘的人跨出樹叢,讓李凱門驚呼的景色出現眼前:

塔蠟山頂是一個前低後高、左右山體凹進去的衝擊峽,形如一個大寫的“u”字母,峽穀兩邊的山壁跟地麵幾乎呈直上直下的九十度,昆侖山融化雪水借由裸露的山壁呼嘯奔騰,在u形山穀裏衝擊成兩條崎嶇寬闊的地麵河流。

衝積河沿岸植被並不茂密,零星野草和低矮灌木鋪滿山穀,蔥鬱綠毯延伸到衝擊峽出口時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無垠廣闊的蓄水湖,這是塔蠟山九條瀑布的源頭。

一行人走過草叢來到蓄水湖邊四向眺望,不規則半月形的湖麵極為寬闊,幾乎將半壁山頂化為蓄水湖,水麵由於河流的衝刷產生各種渦流水浪,八塊分水金石就靜靜矗立蓄水湖最外圍,奔騰的湖水被八塊分水金石巧妙攔截,將寬闊的瀑布割為九條銀龍,以更瀟灑姿態順流落下!

老山甲是第一次看見分水金石,忍不住讚歎出口:“這分水石是金疙瘩做的吧?”

鄭原以前看塔蠟山金石都是隔著望遠鏡,礙於山體“近大遠小”的視覺現象,他那時以為這隻是八塊普通的小型石龕,此刻他就站在分水金石不遠的地方,這才察覺出金石的巍峨氣派!

單座金石的體積跟長寬十米的樓閣相當,四麵全是互相錯位排列的巨型石塊。

金色光芒來自於石塊表麵的閃光石英顆粒以及石塊縫隙間鑲嵌的金條,它整體形狀有點像金字塔,塔身被栩栩如生的石質神獸托舉起來,原本塔尖被刻意削平,轉而裝上佛教建築常見的錐形寶刹琉璃金頂。

寶刹金頂每一麵壁龕都坐著佛陀菩薩像,在華彩無比的琉璃襯托下熠熠生光,八座分水金塔一起看更顯巍峨高大,儼然極富藝術感的神獸托塔建築群,全國都找不出那麼完整的唐朝瀑布分水石,隻讓它做分水石明顯有點可惜!

李凱門仰頭望著分水金塔,怎麼都不認識塔身下壓著的是什麼東西:“這是什麼獸啊?”

老山甲瞅了一陣子,才慢悠悠告訴他:“這您就不懂了吧,古人建造的傳統古建築,喜歡在紋飾中加入貼合現實意義的圖騰。比如石碑必有贔屭,刀劍必有睚眥,橋梁必有吻螭,我們看到的神獸叫蚣蝮,在民間神話裏俗稱避水獸,最喜歡呆在江河湖泊附近,古人在修建泄洪口和橋梁堤壩時,會把它的樣子做成塑像立在那裏,祈求它能鎮住水,不要讓江河泛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