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喇嘛走到一處緊閉的院落前,回過身雙手合十:“這裏就是西庭院的藏經閣,也是僧人們看經查閱資料的地方,切忌打鬧喧嘩,不要試圖帶走任何經文,你們出去的時候,我們會檢查。”
“好,那肯定的啊。”
小喇嘛敲了敲門,在門後敲了幾下獸首門紐,朱漆紅門吱呀打開,裏麵出來一個年逾古稀的老喇嘛。
這小喇嘛跟他嘀嘀咕咕說了一通話,老喇嘛看向身後的洋人:“你們跟我進來吧。”
藏經閣院落四麵都有重簷廡殿頂,四個主殿之間以漢代的飛閣在空中走廊相接,將四方的庭院團團圍住。
院子裏的花壇種著一顆高大參天的菩提老樹,因為還是冬季的緣故,枝葉已經掉光,隻剩下光禿禿的枝幹綴滿絳紅色的祈福絲帶。
微風一吹微微蕩漾,頗為神秘。
一些紅法衣的僧人站在宮殿間的飛閣走廊,靠著柱子看佛經,有的在東張西望,有的在閉眼打坐,無論是怎麼狀態,俱是屏息凝神安穩無聲,靜得隻剩下風吹樹梢的嘶啞聲。
老三和大孬生來就是大嗓門,卻在這裏安靜下來,他們在老僧人的帶領下走進主殿。
宮殿裏比外麵要漆黑很多,一幅立體雕刻的佛陀講經圖迎麵撲來……
兩邊的佛塔寶幢、佛紗賬、金柱燭架、橫梁鬥拱各自陳設搭配,彩繪壁畫描述著雪域神靈的各種傳說。
頂部藻井上,用黃金和礦石顏料雕刻時輪壇城,藻井四周都有通向室外的琉璃窗,日光照進室內,將神秘波譎,詭異迷幻的主殿照得氣氛十足,如同做了一個與佛有關的迷幻夢。
“師父,我們怎麼沒看見藏經閣啊?”
約瑟芬瀏覽著富麗堂皇的主殿,隨口問道。
老喇嘛走到左側的雕花鏤空門前,推開寬大的古式紗窗門後,裏麵就是他們要找的藏經閣。
他們屏息凝神走進閣室裏,藏經閣的室內光線並不明朗,甚至有些昏暗,目光所及都是高及殿頂的各式書架。
各種書架像貨架般蔓延開,無數古老的,珍貴的畫冊圖書經書典籍,分門別類排布在不同的書架區域。
兩側書架間的地麵陳列著一排精工雕刻的書桌,殿頂的陽光從玻璃外掃向室內時,剛好落在桌麵,可以充當光源,而其他的地方卻依舊昏暗。
有些僧人把經書放在光芒下,在光線的幫助下不但可以看清書本內容,還能被動專注起來,如此巧思,怪不得是傳承數千年的宮殿。
書架兩側,有供向上攀登的移動木梯,一些僧人悄無聲息站在木梯前,在書架上翻翻找找。
“我們要找的香巴拉,究竟在哪部經文裏?馬先生,你對這個有研究嗎?”
約瑟芬看著浩如煙海的藏經閣,滿臉都寫著疑惑。
“俺可不太清楚,不過我們找這裏的僧人問問不就行了!”
馬三邦走到書桌前,給一個中年僧侶雙手合十後,問道:“上師,你知不知道香巴拉記載於哪部經文或典籍?”
這中年僧侶沒有搭話,馬三邦隻好再問一遍,還是沒搭話。
“嘿,這雪域和尚聽不懂漢話。”
老三正納悶,一個身材富態的僧人走過來:“你們想知道香巴拉在哪部經文,我知道啊。”
“你知道?”
“是啊!”
“香巴拉是佛教記載的極樂地,最早記載於時輪金剛經,你們找找這部經文,一定有記載。”
“多謝上師。”
有了引路人,他們尋找香巴拉的線索就容易很多,這富態僧人帶他們在藏經閣裏穿行,在深處的書架前停下腳步。
“我看你們不是雪域人,也不知道在哪兒,我上去給你們找吧。”
僧人三兩下踩著木樓梯來到最上層的書架,在上麵翻找,抽出一本用棉線封裝起來的厚封皮古經文。
“這是最早的時輪金剛經,你們可以慢慢找,香巴拉是傳說中的地方,不是一時半會能尋到蹤跡的。”
馬三邦拿著這本用厚牛皮封裝的佛經,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他畢竟也不懂得雪域文。
“馬先生,把佛經給我吧,我在來之前學習過古象雄文。”
約瑟芬都這樣說了,馬三邦也沒什麼好疑惑的,他把佛經放在書桌上,約瑟芬借助桌麵的陽光,聚精會神逐字逐句翻譯:
不變大樂大手印,
不變之中誕生身,
敬頂時輪金剛尊,
遍知一切智慧身。
……
佛於耆奢崛山中,
宣講般若顯經時,
莊嚴聚米佛塔中,
宣講了義密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