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普陀藏經香巴拉(1 / 2)

惹薩古城是一座因“佛”聚成的城市。

早在公元六七世紀時,這裏隻是荒蕪人煙的灘塗沼澤,吐蕃的王選中這裏建立新皇城後,工匠們用山羊托起磚瓦泥沙和木材。

一座座宏偉的宮殿在這裏拔地而起,而後漸漸形成以惹薩普陀佛經宮為主建築,以周遭宮殿、寺廟、塔樓、民居為輔的眾星拱月格局。

他們來到城中時正好是黃昏,放眼四顧,周圍的雪山素白晶瑩,在落日餘暉下被染上一層金紗……

城中高山上的普陀佛經宮在燦爛雲霞中更顯得輝煌精致,巍峨宏大,仿佛承載著雪域千百年的曆史。

宮殿看著距離他們很近,可真正要走到地方,卻也是要耗費一番功夫。

等天邊僅剩下一抹暗淡煙霞色,他們終於來到高山腳下,剩餘的路隻剩下向上盤旋的山路,他們把馬車拴在附近的牧民家中喂足馬草,架著馬繼續攀登高聳斜坡。

“哎,小師傅,你們先別關門。”

馬三邦走到山頂時,普陀佛經宮外的小喇嘛已經開始往宮門前進,他趕在宮門關之前,叫住正在往裏走的諸多年輕僧侶。

“你們是哪裏的人?我們這裏不是驛站,不招待客人。”

諸位小喇嘛看向宮門外的諸人,十幾個金發碧眼的洋人,另外加三個漢地人,這種奇妙的組合,確實有點莫名其妙。

他們的眼神透著戒備,一句話都不肯多說。

“我們……我們不是遊客,我們是來科學考察的人。”

約瑟芬拿出自己的科考證,小喇嘛們根本就不帶看的:“那就更不能讓你們進去了,最近一段時間,老有外國洋人進宮殿裏打佛殿六座黃金頂的主意,你們想都別想。”

約瑟芬朝身後的隊員搖搖頭,馬三邦靈機一動繼續說道:“我們不是來看金頂的,隻是想研究香巴拉的秘密,是德曲河邊的高僧給我們指的一條路。”

“德曲河邊的高僧,你指的是桑吉上師?”

馬三邦見小喇嘛撓著後腦勺說出這個名字,多半是普陀宮裏名氣不小的高僧,不管他認不認識桑吉上師,趕緊點點頭:

“對,就是桑吉上師,他還說讓我們來進入佛經殿,找找香巴拉的傳說。”

小喇嘛點點頭:“那行,我們可以放你們進來,但你們不能隨便亂走,等找完佛經趕緊離開。”

馬三邦知道這是小喇嘛做出的最大讓步,換一個老成一點的僧人,說不定沒說幾句話就得識破他,見好就收才是關鍵。

“好,我們不亂跑,隻要給個住的地方就行。”

小喇嘛又看了幾眼,把快要關上的宮門打開,讓他們架著馬車趕進來。

普陀佛經宮建築群經過三千多年的修繕翻新,本身十分龐大,從中間到兩邊分別為白宮,紅宮,東庭院,西庭院,桀步寺,上下紮廈、僧官學校、虎穴圓道,玉階窖,東大堡,融合了漢唐雪域曆朝曆代的建築技藝,十分華麗,美輪美奐。

他們跟著小喇嘛來到東庭院,被他安排在東庭院的某個房間裏。

馬三邦安頓好,走在宮殿的廊簷下,朝天空望過去,澄明黑暗的天空仿佛一塊黑曜石,綴滿漫天星辰。

他們稍微吃了點東西,伴隨著僧侶的晚間誦經沉沉入睡。

……

翌日清早,馬三邦清醒後打開房門,東庭院的陽光照得人暖洋洋的,西洋人已經排成列隊開始跑操鍛煉,這倒是稀奇的很,不是說洋人懶惰庸散,怎麼他們倒是勤奮得很啊。

“早啊,馬先生!”

約瑟芬穿著小背心,身下配著短到膝蓋的運動短褲,凹凸玲瓏的身材火辣刺激,看得老三和大孬眼睛都直了。

“寨主,俺爹跟老毛子做過生意,他跟我說那女毛子也是這樣,隻不過沒這洋女人好看。”

“怪不得說洋女人開放呢,俺今天算是見著了。”

“別聊了,一會兒再讓人聽見,多不好聽。”

馬三邦見約瑟芬走進房間,再出來時已經穿上厚重的衝鋒衣,她走過來笑著說道:

“馬先生,我剛才跟寺廟裏的小師父聊了聊,他們說普陀佛經宮裏所有藏經都在西庭院,我們要繞過紅宮和白宮,前往那個西庭院藏經閣。”

“那行,好啊,咱們趕緊去吧,別磨蹭了,小師父一會兒該趕人了。”

他們正在說話時,昨天領他們進入東庭院的小喇嘛走過來,雙手合十說:“你們跟我來吧,不要喧嘩,也不要拍照,這個地方不能做任何褻瀆神靈的事。”

“好,有勞小師父了。”

小喇嘛在前,馬三邦打頭,其餘隊員緊緊跟隨。

他們沿著厚重堅硬的宮牆階梯爬上爬下,回廊殿閣館舍庭院不知道走了有多少,看到的宮殿各有各的顯奢華精致,所有宮殿都是繪彩裝飾,金宮銀塔,寶頂寶幢等各種佛教建築一一閃過,令人目不暇接,歎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