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測量是進行服裝結構設計的前提,隻有通過正確的人體測量,才能取得表示人體各部位體型特征的相關數據,在進行結構製圖和樣板製作時,才能使各部位的尺寸有可靠的依據。測量分兩類,一類是針對個體的“量體裁衣”,為了使服裝穿在身上達到合體、美觀、舒適的效果,就必須在製作前對人體的主要部位進行測量,通過測量,直接獲取人體各部位的尺寸數據,並以量體所得的尺寸為依據,進行結構設計與樣板製作。另一類是針對服裝工業化生產的需要所進行的人體測量,適用於服裝工業生產的號型規格係列的製定,是建立在大量人體測量的基礎之上的,通過對全國各地不同人群所進行的人體測量,來獲取大量的有效的數據,然後對這些數據進行科學地分析和研究,以獲得人體各部位的相互關係和不同體型的變化規律,製定出具有代表性的號型係列。我國的GB1335-1997《服裝號型標準》就是在全國六個自然區域進行了大量的人體測量而得出的號型係列標準,為我國的服裝工業生產規格的製定提供了依據。
號是指人體的身高,是設計和選購服裝長短的依據,以厘米為單位表示;型是指人體的圍度(胸圍或腰圍),表示服裝圍度的參數。為了計算和操作方便,在1998年進行的國家號型標準修訂中取消了5·3係列,隻保留了5·4係列和5·2係列。
在規格上,由四種體型分類代號表示體型的適應範圍。根據三圍(胸圍、腰圍、臀圍)之間的關係,將成年人的體型劃分為Y、A、B、C四種,其中A體型是中間體型,劃分體型的依據是胸圍與腰圍的差數。
成年男子體型分類 單位:cm
體型分類代號Y A B C
胸圍與腰圍的差數22~17 16~12 11~7 6~2
成年女子體型分類 單位:cm
體型分類代號Y A B C
胸圍與腰圍的差數24~20 19~14 13~9 8~4
綜合號、型和體型分類就可以得到不同規格的信息,號和型之間用斜線分開,後接本體型的分類代號。如160br84A的規格,160號表示適用於身高158~162cm的女性人體;84適用於胸圍在82~85cm的女性人體;A表示適用於胸腰差在18~14cm的女性人體,下裝68A型,適用於腰圍67~69cm及胸腰差在18~14cm的女性人體,其他以此類推。
號型係列以各體型中間體為中心,向兩邊依次遞增或遞減,把人體的號和型進行有規則的分檔排列即為號型係列。身高以5cm分檔,胸圍和腰圍分別是以4cm和2cm分檔,身高分別與胸圍、腰圍搭配,組成5·4和5·2基本號型係列。其中5表示身高每檔之差是5cm;4表示胸圍分檔之差;2表示腰圍分檔之差。
服裝號型是為生產成衣而設置的,也是為了最大程度地滿足消費者的適體要求。因此,隻有身高、胸圍、腰圍三個基本部位的數據是不夠的,還需要某些主要部位的數據,我國女裝標準中,號型標準的控製部位有:頸椎點高、坐姿頸椎點高、全臂長、腰圍高、頸圍、總肩寬、臀圍。這些部位稱為“控製部位”,在四個係列號型中分別配有“服裝號型各係列控製部位數值”,它是人體主要部位的標準尺寸,其功能和通用的國際標準參考尺寸相同,當設計者確定某規格時,可依此查出對應的“控製部位尺寸”作為紙樣設計的參考。國家服裝號型標準中,配合女裝的四個號型係列,製定了“女裝號型係列分檔數值”,以此作為樣板推檔的參數,表中“采用數”一欄中的數值是推檔采用的數據。服裝號型各係列分檔數值表中“身高”所對應的高度部位是頸椎點高、坐姿頸椎點高、全臂長、腰圍高;“胸圍”所對應的圍度部位是頸圍、總肩寬;“腰圍”所對應的圍度部位是臀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