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裙子的分類

1.按裙子的外形輪廓分類

在裙子的變化過程中,最能顯著改變裙子結構特征的是外形輪廓的變化。影響裙子外形輪廓的主要因素有:臀圍與人體的貼合程度、裙擺的寬度、裙子的長度等。同一種輪廓的裙子可設定為不同的長度,產生長度變化;同一種輪廓的裙子還可以采用分割、褶襇、斜裁起波浪等設計手法進行二次造型,產生細節變化;將不同的造型手法綜合運用,就可以創造出千變萬化的裙子結構。裙子按外形輪廓可分為:直筒裙、A字裙、緊身裙、圓擺裙、喇叭裙、褶襇裙、塔裙、魚尾裙等。

2.按裙長分類

可以說裙子的長度變化是裙子流行趨勢的晴雨表,裙子長度的變化在時尚潮流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幾乎所有的長度都曾經在某一時期內引領過時尚。裙子按裙長可分為:超短裙、迷你裙、及膝裙、中長裙、長裙、曳地長裙等。

3.按裙腰特征分類

按裙子的腰線與人體實際腰線的差異,可將裙子分為:低腰裙、無腰裙、裝腰裙、高腰裙、連腰裙等。

二、裙子的功能性與人體活動

人體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處於坐立、行走、蹲起等活動狀態,裙子必須滿足這些活動的基本鬆量需要。人體在靜力狀態下,我們要考慮裙子應具有一定的呼吸鬆量,同時腹部是鬆軟組織,又允許有一定的壓迫量,因此,在腰部一般給1cm左右的鬆量;人體在行走、上下台階、跑跳等運動過程中,需要裙子下擺有一定的打開量,以保證雙腿有一定的活動空間,而且雙腿以髖部為軸心,步幅越大,裙子擺幅應越大。相同的步幅,裙子越長,下擺越寬。

在設計過膝的緊身裙時,外形要求裙子包裹人體,隻能給予很小的鬆量,但因此也必定影響人體活動,所以要加入開衩或者褶襇來滿足活動要求。數據以實測成人平均步長為依據,根據裙長長度推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