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小事生氣(1 / 1)

不為小事生氣

人們喜歡為了一些雞毛蒜皮不重要的事情爭執不休。

有一個人,特別喜歡為一些繁瑣的小事生氣。他也知道自己這樣下去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為自己談禪說道,開闊心胸。

高僧聽了他的講述,一言不發地把他領到一座禪房中,落鎖而去。

那個人氣得跳腳大罵。罵了很久,高僧也不理會。那個人又開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聞。他終於沉默了下來。這時高僧來到門外,問他:“你還生氣嗎?”

他說:“我隻為我自己生氣,我怎麼會到這地方來受這份罪?”

“連自己都不原諒的人怎麼能心靜如水?”高僧拂袖而去。過了一會兒,高僧又問他:“還生氣嗎?”

“不生氣了。”那個人說。

“為什麼?”

“氣也沒有辦法呀。”

“你的氣並未消逝,還壓在心裏,爆發後將會更劇烈。”高僧又離開了。等看到高僧第三次到門前,那個人告訴高僧:“我不生氣了,因為不值得氣。”“還知道值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權衡,還是有氣根。”高僧笑道。當高僧的身影迎著夕陽立在門外時,他問高僧:“大師,什麼是氣?”高僧將杯子的茶水傾灑於地。他視之很久,頓悟,叩謝而去。

清朝光緒年間,東閣大學士閻敬銘曾寫了一首《不氣歌》:

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

倘若生氣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

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

氣之為害太可懼,誠恐因氣把命棄。

我曾嚐過氣中味,不氣不氣真不氣。

喜歡生氣、為小事抓狂的人,總是讓別人有機可乘。生氣不會是件好事,不但說明心態不好,對健康也不利,若能訓練自己,在生活中減少對外在環境的過度反應,對人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