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小辱才能做大事(1 / 1)

忍小辱才能做大事

“忍得一時之氣,免卻百日之憂。”隻有忍辱才能負重,隻有能忍才能屈,能屈才能伸。俗語又說:忍字頭上一把刀。可見忍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但很多時候,你必須得忍住一時之氣,這樣才能遠離禍端,為自己的前程鋪路。

清末黎元洪在湖北時,一直位於張彪之下。張彪是張之洞的心腹,娶了一個張之洞心愛的婢女,人稱“丫姑爺”。但張彪嫉賢妒能,對黎元洪十分反感,加之當時報紙亦讚揚黎元洪而貶低張彪,張彪心懷不滿,常在張之洞麵前進讒言,詆毀黎元洪。

張彪在進讒言的同時,還利用上級的職位,百般羞辱黎元洪,想讓黎元洪離開軍隊。張彪的手法非常惡劣,他曾經在軍中懲罰黎元洪,並當著士卒的麵,將黎的帽子扔在地上。黎元洪忍受著百般欺辱,不動聲色,臉上毫無怒容,張彪對他無可奈何。

然而,黎元洪亦非甘為人下者。他明知張彪欺侮自己,卻不與他爭鋒,而是“平斂鋒芒,海涵自負,絕不自顯頭角,以防異己者攻己之隙”。

張之洞任命張彪為鎮統製官,但軍事編製和部署訓練卻要黎元洪協助張彪。張彪不懂軍事,黎元洪嘔心瀝血,為之訓練。張之洞前往檢查,見頗有條理,就當麵稱讚黎元洪,黎元洪卻稱謝說:“凡此皆張統製之部署,某不過執鞭隨其後耳,何功之有?”

張彪聽了黎元洪這話,心中十分感激,二人關係逐漸融洽。1907年9月,張之洞任軍機大臣,東三省將軍趙爾巽補授湖廣總督。趙爾巽看不起張彪,要以黎元洪取代張彪,黎元洪堅辭不肯。

同時,黎又麵見張彪,告之此事,建議他致電張之洞,讓張之洞為其設法渡過難關。張彪一聽,心中大驚,立即讓其夫人進京運動,張之洞來函,才保全了他的職位。張彪對黎元洪十分感激,張之洞亦認為黎元洪頗有誠心。

張之洞極看重黎元洪的“篤厚”,歎謂:“黎元洪恭慎,可任大事。”實際上,黎元洪心裏清楚,雖然張之洞已離開了湖北,但在北京當軍機大臣,仍可影響到湖廣總督的態度,如果黎元洪在張之洞離鄂之後,即取其寵將職位以自代,不但有忘恩負義的嫌疑,甚至會影響自己的前途。

更為重要的是,黎元洪通過“忍”以及幫助張彪,使張彪改變了對自己的態度,這樣,等於在湖北又有了一個幫手,有利於增強自己的實力,在關鍵時刻能夠幫自己的忙。

會辦事的聰明人,在做事的過程中都會忍耐,也就是頭皮硬,需要的時候,一個鐵鑿鑿到頭上不僅挨得住,還要笑臉相迎。在這一點上,黎元洪做得可謂一流。

在人們的交往中不免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誤會,在這種情況下,克製一下自己的不良情緒,彼此之間多一些溝通諒解。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天大的事,都要忍一忍,不要把麵子看得太重,罵我也好,打我也罷,隻要有益於辦事,有利前途,又有什麼關係?